光明日报社副秘书长、光明网总裁 陆先高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采访。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杨崇海摄
嘉宾介绍:陆先高,男,湖北公安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MPA。历任光明日报总编室、文艺部编辑,光明日报社总经理室副总经理、经理部主任。现任光明日报社副秘书长、光明网总裁。中国记协理事。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
网络媒体要将内容建设和产品建设相结合
记 者:陆总,您好!非常欢迎您做客中国社会科学网。您从传统媒体转到新媒体,角色的转变比较多,经历也很丰富。您能不能给我们谈一下光明网的定位、特色和管理理念?
陆先高:光明网成立比较早,是中国第一批新闻网站,中央对光明网的定位非常明确,即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唯一的思想理论网站。从这个角度,光明网的属性是双重的。首先它是一家新闻门户网站,必须要承担起光明日报在新媒体领域中的传播;同时,它又是一家思想理论网站。我们提出的“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十六字办网方针,应该说基本上可以呈现出光明网的特点和追求。“新闻视野”是作为一家新闻网站的本质属性,必须要有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和网友。“文化视角”是指光明网在处理新闻的时候,要有独特的角度,要有自己的新闻理念,体现出我们文化视角的关注。“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是我们作为思想理论网站的追求。和中国社会科学网比起来,我们在深度和高度上可能会有欠缺,因此我很愿意到中国社科网来交流,希望从深度、高度、厚度的角度进行碰撞,互相启发,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加强合作,共同提高。
对光明网的办网理念,最近说的比较多的是“可读、可信、可用”。“可读”很简单,就是要有尽可能丰富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可信”是作为一个网络媒体较难做到的。这几年在互联网新闻传播领域,能够做到可信很难难。但是我认为我们的编辑群体要能够坚守一些新闻理念、新闻价值和新闻态度,不要被表面的、五光十色的噱头所诱惑,要用我们传统的新闻理念和价值观来处理新闻,这是我们需要努力和坚持的。“可用”是光明网从可读、可信的内涵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开始向着外延式发展。光明网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创新传播方式和载体,开拓新业态,拓展产业链,开辟产业项目,集可读、可信的优势,化为可用、可收益的产业化平台。
光明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要点是必须继承、延伸光明日报的核心价值。光明日报在60多年的办报经验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底蕴,也凝聚了一批善于思考、有人文情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判断能力的高端知识分子、文化人。怎么把这批文化人凝聚到新媒体的平台上,这是我们重点努力的方向。我们认为,总会有一批对社会、生活、人生积极思考,持辩证态度,有独立品格和自身价值追求的知识分子,他们愿意和像光明网这样有新闻、文化、学术理念追求的新媒体平台合作,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光明网是一家网络媒体,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我们更愿意让光明网具备另一个属性,就是光明网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也是中央对重点新闻网站寄予期望或者发展规划途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有可以销售的产品,在这方面我们这两年做了很多努力。如果我们把新媒体建设仅仅停留在纸质报纸在网络上的简单传播和推送,我们就会受到很大局限。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尤其作为思想理论网站,我们在整个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建设当中应该起到的作用要与此相称。产品化就意味着市场化,因为只有通过销售才能有市场的元素,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才能有持续的动力。所以在这个角度,我们把内容建设和产品建设做了逐步的结合,后面我们再探讨这个问题。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记 者:也就是说在光明日报和光明网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互动,而且互动的基础是一批非常有理论深度和功底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光明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陆先高:我们光明网的编辑从上岗开始就会受到教育和训练,学习如何领会和把握光明日报的新闻理念和态度。在一个大院里,能够在与老一代编辑记者的接触当中一点一点地领会和把握,是一种很好的融合机会。同时,光明网从最早的光明日报电子版,到现在综合性的新闻网站,这个过程中,光明日报本身能够给光明网带来的新闻资源是最核心的。我们现在主要的原创新闻和思想理论学术文章,大部分来自于光明日报,以及光明日报旗下的附属子报刊,这部分传统媒体支撑起了光明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思想理论网站的特点。
当我们把传统媒体的深度及其传统价值理念和追求带到新媒体的创意和制作过程中后,会有一个良好的切入点,会很有高度和深度。光明网在传播的角度极大拓展和延伸了光明日报本身的影响力。一个新闻网站,有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母媒体作为背景,是它的幸运。同时,一个传统媒体拥有一个与之相称并具有巨大传播力的新媒体网站,也是这个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得到极大张扬的途径。
报网融合是一个很深的话题,它不仅是理论问题,而是实际操作的问题,现在没有哪本教科书可以告诉我们报网应该如何融合,所以我们还处于探索阶段。比如最近,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中国移动共同举办了一个“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征集大赛。如果在以前,这种活动很容易陷入一种老套路,因为传统诗词的创作者很习惯于手写,传统的创作和人们的阅读方式都很难改变。但是有中央电视台的介入,而且有中国移动作为一个传播渠道,所以这次活动就有了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活动由光明网专门制作网上平台,由手机光明网和几个移动产品作为渠道来收集、编发、传播,但同时光明日报能够专门刊发征集的优秀作品,这也是很多读者很在意的。同时,现在通过中国移动的转发,一下子就把传播力提高到难以想象的广度上了。没有什么比中国传统诗词更古老、更有文化底蕴的形式了,但现在我们发现新媒体手段特别契合这种传播特点,尤其是像手机短信、微博等。所以我们认为把这种最新的传播方式与最古老的文艺创作形式相融合,利用最现代化的手段传播,作为新媒体来说,这是我们所能够发力的一个点。
彰显新媒体的表现手段与传播特点
记 者:您提到光明网是一个思想理论文化网站,是知识分子的网上精神家园,但是知识、文化、精神都需要积累和沉淀,要有一定的厚度,那我们光明网怎么能做到既有新闻视角,又有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呢?
陆先高:这对新媒体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光明日报本身也有六十多年的积淀,在中国当代思想文化史上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但是作为新媒体,仅仅依靠光明日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思考光明网能够给现在有网络阅读习惯的年轻人或者老读者什么全新的感觉,有什么新视角。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互动,如果你办的媒体互动性很差,就不符合现代阅读和传播特点,必须要有途径、平台来尽可能方便地满足读者想要参与的愿望,还有就是要有一个圈子的概念,要让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过来,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参与、分享、表现的手段,让他们能够留在这里,让他们发表的观点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二次、三次传播,这一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