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标题:上海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研讨会支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建设
光明网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黎梦竹)8月18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光明网、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线上研讨会举行。来自上海、北京、苏州、成都、武汉等五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以及体育素养测评未来的应用场景”主题,以连线的方式展开探讨和交流,为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出多方建议。
业界热议上海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离不开完善学生体育评价机制。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强化体育评价。今年6月,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体育学院等联合推出的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及2020年度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蓝皮书发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蓝皮书汇集上海16个区、1243所中小学的41万余名学生的体育素养数据,实现了全市各区以及所有学生全覆盖。
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端鸿表示,上海市历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十三五”以来,上海市全面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大中小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系统实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赛事活动体系基本构建形成,各类校园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学校体育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016年,上海启动了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研究和推进工作,目前已建立起比较科学、系统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理论体系。”张端鸿介绍,上海接下来将通过智能化测试、数据共享以及线上问卷等手段,把体育素养具体指标信息整合到教育教学环境中,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提质增效。
苏州大学江苏体育健康产业硏究院执行院长、东吴智库首席专家王家宏评价说,上海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解决了以往测评体系全面性不足、覆盖面低、操作性差的问题。同时,灵活运用了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数据为载体,信息为桥梁,研制出科技含量高的应用技术体系,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树立了标杆,引发了启迪。他建议,未来进一步将可穿戴设备作为数据终端纳入系统中,和现有的系统共同实现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即时化、精准化、长效化的监控与干预。还可尝试融入云学习平台,拓宽学生学习健康、健身知识的途径,推进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实。
体育素养测评与“双减”政策落实相得益彰
展望体育素养测评的未来应用场景,王家宏认为,这一体系有助于完善体育中考制度,推进体育纳入高考。他坦言,体育中考实施40年以来,对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一些地区尝试将过程性评价纳入体育中考成绩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难以达到其应有的政策效果。
“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实施能有效解决这一‘痛点 ’。”王家宏指出,全面的学生运动技术评价体系为体育教师给出过程性评价分数提供了基本依据。信息化的考试设备、5G高速网络、高安全性的数据云平台,则共同构建了过程性评价的监督和保障体系。软、硬两方面条件的完善有助于提高体育中考政策的权威性、公平性,为体育中考改革奠定了基础,为将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作为高考录取依据提供了可能。
他认为,未来可探索引进青少年体育组织和体育俱乐部参与体育课后服务,将部分数据信息共享,增强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关联度,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网络,创造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当前,‘双减’政策的落地使得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为学生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文化课的‘减’有利于体育的‘加’。”王家宏说。
此外,专家也探讨了体育素养测评在综合素养评价中的应用。武汉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富学认为,要厘清体育素养与其他素养的关系,确定其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角色与位置。同时明确体育素养测评的运用范围,科学合理地运用体育素养测评结果。最后还要健全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发挥体育素养健身健心健群的积极作用。
“用好体育素养测评,不仅需要一套完整的运作流程作为保障顺利实施的关键,还应掌握体育素养测评的整体内容,规范体育素养测评的应用标准,以及培养体育素养测评的专业人员。”赵富学说。
多举措推进“体教融合”落细落实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韶钧结合“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畅谈了“体教融合”的实质及其价值意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和魂。教育不仅要留住我们的文化记忆,更要守住民族的根,护好民族的魂。”吕韶钧说,中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有977个,引经可考的320个,目前进行广泛传承的不到30个。因此,挖掘整理我们国家优秀的民族民间体育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成都体育学院教授余万斌表示,未来还应加强不同年龄人群的评价研究。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我们要正确把握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和整个学校体育评价的关系,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方面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帮助他们在勤奋锻炼当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学校从原先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技能的传授到到今天注重学生的体育素养,要求教师通过体育培育孩子的身心健康,享受体育的乐趣,这是新时代赋予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上海特级校长、体育特级教师、上海市市东中学校长沈洪这样说。在沈洪看来,从小学到高中,体育素养的评价只有建立在系统的顶层设计上,才能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另外,建立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体系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升学生面对未来的能力。由此,评价体系的整体设计与设施要更注重将身体的练习和思维品质的形成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