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标题:“与真理同行 为时代发声”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2020年6月14日,时值习近平总书记为《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发出一年之际,江苏知识界座谈会在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弘扬厅召开,老中青知识分子齐聚一堂,围绕“与真理同行,为时代发声”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卓有成效的讨论。
上午9时,雨后初霁,座谈会由《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的发言开启。陆先高首先与参会专家学者重温了《习近平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的贺信》,介绍一年来《光明日报》落实总书记贺信的具体措施和情况,传达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于知识分子的关心爱护,并从《光明日报》的办刊初心、宗旨等方面回顾了《光明日报》创刊71年来的辉煌历程,强调《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一如既往的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通过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等多层面为中国的知识界和知识分子提供展示理论成果的平台。近年来也不断在版面方面改革创新,“红船初心特刊”版面受到广大读者和专业学者的一致好评。同时《光明日报》也把工作重心放在在融媒体建设方面,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抖音官方号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光明日报》将于与广大知识分子一同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并表达了希望倾听知识界代表心声和呼声的真切情感。
首先,专家学者们都对于《光明日报》71年来在新闻舆论引导、理论知识学习方面的成果给与高度的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江苏省中特中心主任郭广银认为《光明日报》在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出了敢于担当、敢于直面问题的态度与作风,时刻体现出的对知识分子的关心、对知识领域的关切,对地方发展、科学发展都起着引领作用;同时,《光明日报》推出的王继才、赵亚夫先进人物和事迹等都成为时代的典范与楷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益军指出 “两个坚持”共同构成《光明日报》繁荣发展的精神基因,体现了政治家、专家办报的理念,尤以“红船初心特刊”的创新特色更为明显,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对我国智库的培养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局长、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赵永艳认为《光明日报》能够倾听时代的呼声,尤其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作挖掘有关雨花英烈近亲属的口述历史,对共产党人的初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光明日报》一直站在理论的最前沿。江苏省委党校教育长孙文华从“政治的高度、学理的浓度、实践的温度”三个维度总结了《光明日报》的成就,“历史的厚度,比较的宽度,逻辑的力度”更能充分体现理论学习的立体性与复杂性,调查研究的密度、理论建设的硬度、思想引领的亮度是对知识分子的要求。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婕认为《光明日报》自始至终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真理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完善,其一直都在践行着创刊时的初心,作为党联系知识界的桥梁和纽带,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以其见识和勇气、情怀和担当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打造了中国知识界的思想文化高地。江苏省中特中心南通大学基地常务副主任江应中认为“科学发展向上攀登”体现了与真理同行,“联系群众向下扎根”正是为时代发声的最好注脚,服务的温度和治理的效度都是得到人民信赖的基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处副处长丁宏提出《光明日报》应当成为重大理论问题的引领者、人文精神的塑造者、创新理论的传播者、阐释智库思想的重要平台、知识分子互动的重要阵地。
其次,专家学者们都对《光明日报》培养青年学者、给青年人创造更多理论研学的机会寄予厚望。郭广银主任认为应该明确《光明日报》的投稿渠道和途径,给青年学者更多展示和表达的机会,让理论版的文章层层发声,展现多层次、多元化的样态,体现知识分子方方面面的所思所想。张婕副院长认为《光明日报》应该聚焦受众定位,着力关注新生代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是未来中国知识界的希望和力量,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和路径,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传播他们的所感所悟,满足他们所诉索取。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宗荣认为《光明日报》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倾听青年人的声音,注重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让他们为时代发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认为压力是青年成长的动力,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应该给青年人理论知识研学方面更多的机会,使青年学者看到“春天到来”的信号,从而对未来产生期待与希望,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南京财经大学讲师范渊凯提出《光明日报》应多与青年学者交流,重视反馈的作用。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田伟松认为《光明日报》应该做好中介工作,强化党中央、《光明日报》与知识分子的联系,让三者更好地互认、互信、互动,同时完善知识分子结构,给青年知识分子提供更多的机会。
再次,专家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光明日报》融媒体的发展上。郭广银主任提出《光明日报》应实现网上话语创新。许益军主任认为《光明日报》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期待《光明日报》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线上线下实现更好融合,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和人才队伍共享融通;线下可以建立理论观察点,线上可以建立光明大数据。张婕副书记认为《光明日报》在新媒体平台中表现出色,许多令人感动的经典人物报道被做成视频、手绘等视觉化呈现形式,发布到抖音、秒拍上,在有效传递给更多习惯于互联网新闻阅读方式新生代受众的同时,不断掀起社交媒体话题,受众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也成为了新闻内容的供给,这种新型传播场景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而嵌入到全媒体矩阵中,并发挥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徐川书记建议强化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联动,在公众号中强化原创时评等舆论引导形式。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周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精神健康的重要意义,强调社会和谐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光明日报》应成为小人物、小身份的大舞台。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陶士贵从经济领域着眼,为《光明日报》在“守正创新”方面提出建议,引导和提倡“中国情景”和现时代的经济学研究;引导和鼓励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容忍度,提倡理论争鸣;倡导和鼓励理论研究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最后,《光明日报》驻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总结发言,再次对《光明日报》71年来的成果给与高度评价,肯定了此次座谈会的积极价值,表明了“与真理同行,为时代发声”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广大忠实读者的感谢和青年学者的殷殷期盼。此次座谈会为新形势下党报党刊的新闻宣传、理论创新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力,也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