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 努力建设体育强国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及给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精神”座谈会述要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勉励他们“继续带头拼、加油干,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谆谆寄语既是对冠军班全体学员的鼓励和嘱托,也对新时代的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
10月20日,北京体育大学、光明日报社在京联合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及给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精神”座谈会。来自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十余所体育院校负责人与会研讨交流,以期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本版特摘发专家观点,与读者共享。
会议现场。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 摄/光明图片
开幕致辞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
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体育做出深刻论述: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今年6月,总书记在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的回信中,对他们过去获得的成绩和正在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工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的体育事业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和具体的要求。对于教育系统来讲,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同时,要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让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健康成长,为新时代的体育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副司长 曹景伟:
把冠军班办成“带头拼、加油干”的典范
当前,正值体育系统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等“三大任务”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广大体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温暖。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要自觉把体育事业的发展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广大师生、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体育工作者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弘扬体育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体育在振奋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独特作用,深入宣传阐释体育精神,向社会传播体育的正能量。要继续发扬体育健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在体育教育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要把冠军班办成弘扬践行“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的榜样,“带头拼、加油干”的典范。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陆先高:
激扬奋斗精神 助力体育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写给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勤勉奋进的体育人,写给各行各业积极向上、坚持奋斗的追梦人的。提炼、研讨体育精神,是为了更好传承发展体育精神、奋斗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团结奋进,最终实现“让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光明日报创刊70年来,以思想文化为特色、着重关注教科文卫体等领域,见证了中国体育由弱到强的巨大飞跃,和新中国体育事业一路同行,共同成长。今后,光明日报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将不断拓展体育资讯的立体化传播格局,记录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体育发展前沿问题,提供富有前瞻性的咨政建议;助推体育成为大众生活方式,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上下功夫。尤其要宣传好体育人的使命和奋斗,传播好新时代的体育文化与精神,把体育蕴含的价值追求、情怀信念传递到每个人身边。
主题发言
做体育强国建设的领跑者
曹卫东(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精神,有三点深刻体会。
共和国旗帜上飘扬的体育荣耀:三种逻辑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新中国70年的体育史,是光辉的奋斗史和贡献史,有着生动的叙事逻辑、鲜明的发展逻辑和深刻的理论逻辑。“顽强拼搏、勇创佳绩、为国争光”,12个字勾勒出中国体育的叙事逻辑,凝练出体育人从筚路蓝缕到勇立潮头的奋进历程;“全民健身推广”,6个字标注出中国体育的发展逻辑,体现出新时代体育工作取向及追求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全信贯穿了中国体育的理论逻辑,搭建起新时代体育民心工程的四梁八柱,让体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新时代体育人的新长征:从三个向度把握“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在时间向度中探寻体育人的使命和奋斗。置身党和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江大河,应始终牢记使命、勇立潮头,在新时代承担更多使命责任;在路径向度里审视体育人的使命和奋斗。强健民族体魄、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是体育人的使命,自力更生、攻坚克难是体育人的奋斗路径;在价值向度中领会体育人的使命和奋斗。“使命”体现为两个目标: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二者构成了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塑造了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坐标。
“先农坛”弦歌激新声:“三位一体”贯彻落实“带头拼、加油干”要求。“三位”是指对标党和国家的体育、教育、健康三大事业,做体育强国建设的领跑者、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健康中国建设的排头兵;“一体”是以体育人,培养体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为培养造就新时代优秀体育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更多育人实效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从初心维度理解体育事业价值取向
秦宣(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要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维度来理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体育事业应该确定什么战略目标的重要论述;要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的维度来理解发展体育事业的价值取向,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什么样的体育事业的重要指示;要从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维度来理解夯实体育基础的重要意义,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体育对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以强健体魄和健全人格勇担使命
李崟(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把体育事业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中。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需要践行“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向社会传递强大正能量;体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体育交流合作;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勇担时代使命和全球责任。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体育全面发展
龚云(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发展的全新历史方位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体育、怎么发展体育的问题,认为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新时代的体育事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健康事业发展的角度深入思考,在广大体育工作者中培育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体育全面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张胜、王斯敏,通讯员焦德武整理)
心得交流
做走在时代前列的体育人——11所高等院校专家共话体育强国建设
光明日报记者 张云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的回信,在体育界引起强烈反响。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的临近,如何发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带头拼、加油干,成为各大体育专业院校的工作重心。
10月20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光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座谈会上,来自全国11所高等院校专家齐聚一堂,各抒己见,为体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
“回信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含义高远,既是对冠军班全体学生的鼓励和嘱托,也是对体育院校工作提出的新期望和新要求。”成都体育学院院长舒为平在发言中谈道。
凭借东北气候条件优势,沈阳体育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突出冰雪特色,进入新世纪,学校自筹经费建设雪上运动中心,在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曾连续参加6届冬奥会并斩获10枚奖牌。院长刘征表示:“学校将在竞赛、科研、保障等方面全力服务北京冬奥会,以竞技体育为支点,将冰雪特色全面融入教学培养各个环节。”
据河北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荣介绍,学校对标冰雪强校,制定发布了《当好全国冰雪人才培养排头兵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9个方面作出规划,促进河北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同时助推国家冰雪运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10月18日—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召开,109个国家近万名军人齐聚武汉,世界的目光汇聚到了这座热血之城。武汉体育学院承接了本届运动会拳击比赛项目,副院长刘彦博既感到非常荣幸,又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我们坚持开放办赛,加强体育交流,推动文化交融,让武汉体育学院彰显出更多活力。”
“必须在发挥体育院校的独特优势上下功夫,通过专业的体育学科培养,组建一支高水平运动队,为大型体育赛事贡献力量。”天津体育学院副院长宋爱军谈道,为了给运动队训练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2018年学校专门调整院系设置,组建了运动训练科学学院。他提出,要坚持理论与技术并重:“体育院校的师生必须既努力学习,又刻苦训练,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培育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西安体育学院副院长刘新民进一步强调了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重要性:“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下,我们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就是培育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体育人才,为体育强国建设不懈努力。”
如何推广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让更多人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也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重点。
吉林体育学院副院长王永明提出,全民健身不可一蹴而就,需要让民众树立起享受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强人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哈尔滨体育学院工会主席赵俊岭谈道:“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反过来能够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因此,专业运动员应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广工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全运会、残奥会、特奥会等大型体育类赛事在天津陆续举办,让天津这座城市沉浸在体育氛围之中,也成为天津体育学院发展的一大契机。“学院成立了运动健康研究院,建立了全民健康研究智库,组建了社会体育与健康科技学院,直接服务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宋爱军说。
“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凝聚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力量。”刘新民说。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王健,南京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史国生,山东体育学院校领导任运河等专家学者还从女排夺冠等具体事例入手解析体育精神,畅谈对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深入思考,为推广全民体育教育建言献策。
专题研讨
“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
——专家学者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 通讯员 焦德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体育工作,对建设体育强国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体育所承载的奋斗之情、拼搏之志、进取之心,所代表的强健体魄、昂扬精神、坚定信念,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意义重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如何深入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梳理体育强国的时代内涵,系统阐释体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在10月20日举行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及给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精神”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基于专题研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议题一:“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体育事业的核心理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具有明显的制度优越性。70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包括健全各级政府管理体育的职能部门,兴建体育场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科学技术,建设体育学校,培养体育人才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刘志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不足。在一些项目上存在不平衡现象,各地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在今后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推动体育均衡发展。
提升人民获得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尺,要把满足人民对体育的需求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指向。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红霞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强调人民群众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主体地位、实践主体地位,要尊重其首创精神,发挥其主体力量。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玲认为,深厚的人民情怀,是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重要维度。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源自其深厚的人民情怀。比如,在延安插队期间,习近平在劳动中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注重调查研究,到基层寻找源头活水,倾听人民心声。
马克思主义认为,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实践活动,体育发展水平要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出席全国教育大会时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基于此,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邱珍在发言中强调,强健的体魄离不开体育,“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更需要在体育锻炼中全面健康成长的时代新人。
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黄二宁认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体育事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并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需要深刻把握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针对当前体育发展面临的短板和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新需求,不断推动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议题二:当代中国体育理论的重大创新和行动指南
内蒙古体育局党组成员、教授殷俊海用5个数字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的重要论述:“1”是一个“梦”,体育人应该脚踏实地办好体育的事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2”是两个“强”,体育的兴衰与国家强盛息息相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3”是三个“最”,体育是和人类繁衍发展联系最紧密的社会活动,是最能反映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和人类幸福感的活动,是最能彰显国家意志和个人能力的活动。“4”是四个“坚”,中国发展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力、坚韧的毅力和攻坚克难的精神。“5”是体育强国的五个“具体内涵”,体育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国民健康程度的标尺、国家文化强盛和国家影响力的标志、现代经济的增长力,体现民族精神的状态。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史兵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体育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发展新时代的体育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世阳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从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高远的站位,来看待体育对个体、民族、国家以及全人类的多元价值,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体育观。在国家层面上,体育对于维护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在外交层面上,体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国家间合作与交流、提升国家形象意义重大。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郝家春认为,在建设体育强国中应做到三个有机统一:坚持独立自主与吸收借鉴的有机统一,体育强国建设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有益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最大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针对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短板和瓶颈,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圣鑫提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同步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实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开创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
议题三: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精神建设现代化强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顾严在发言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奋斗有我的拼搏精神不只是对体育界、体育人的要求,还是对各行业全体建设者的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正是科技工作者心怀大我、久久为功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晓义在发言中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原点,要以实现人民幸福生活为着力点,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王润斌强调,要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融为一体。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申办报告指出,确立“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为申办理念,申办过程中同步规划奥运遗产的利用,契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改革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鹏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学校体育的历史脉络,发现学校体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大时期,六个阶段”。其中,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的发展包括“起步”和“曲折发展”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包括“恢复”“日趋繁荣”“高速发展”“党的十八大后新进展”四个阶段。他强调,学校体育发展应以史为鉴,汲取新中国70年学校体育发展宝贵经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
要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副教授何辉提出:目前,青少年出现了肥胖率日趋增长、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等现象。针对运动场地不足、专业的体质健康促进人才不够、体育课程被占用等问题,要按照《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要求,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解决运动场地不足问题;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发运动促进健康的方案,开设体育第二课堂,增加户外活动。
《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8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