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8月15日,光明日报、光明网举办“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畅谈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促进曲艺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在发言中表示,“传播”是“传承”的有效手段,能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专家、传承人和各地非遗处的负责人:欢迎大家来到光明日报!
你们到来,让我们今天的会议室有浓浓的“文化味”和厚重的“非遗特色”。能够邀请到这么多的非遗专业人士和曲艺名家齐聚一堂,可见大家对曲艺传承发展的重视,这也是我们光明日报的荣幸,能见识名家的风采、聆听专家的高见,为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长期以来,为文化传承发展鼓与呼,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是光明日报作为思想文化大报的职责与使命,得到了文化界的支持和认可,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两个月前,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光明日报70周年发来贺信,赞扬光明日报70年来,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界,在政治建设、理论创新、道德引领、教育启迪、文化传播、科学普及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书记的贺信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激励我们在文化传播等领域继续开拓创新。
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形态,也是我们报道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在非遗司的指导下,光明日报在非遗的报道上不断拓展,挖掘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努力从人文思想层面去诠释非遗的精神内涵;光明网则在非遗的新媒体传播方面大胆探索,从“非遗直播”到56个民族的短视频;从“非遗频道”到“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推选,采用多种手段、动用多个平台,让传统和现代交相呼应,让传播渠道和文化内容完美结合,既丰富了报道内容,又增强了文化影响力。尤其在非遗和年轻受众之间架起“桥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非遗,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非遗、热爱非遗。
这一次,要感谢非遗司对我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信任,在《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发布后,指导我们举办今天的座谈会,邀请专家畅所欲言,解读文件的精神,为曲艺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我理解,传承、发展,是两个关键词,更是工作的两个着力点。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只有不断提高传承水平,才能增强非遗的表现力和吸引力,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其中,“传播”是“传承”的有效手段,能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非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传统文化、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虽然非遗来源于生活,但非遗传播却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要求我们在传播中要尊重非遗规律,加强对非遗法和非遗公约的学习,在报道中,一些基本概念在不断修正和强化,比如,非遗不能叫“非遗文化”,再如曲艺和戏曲有区别,我们既要创新传播方式,更要有传播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让传播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公约和法律规范的非遗保护理念、原则,不断提高传播的效果。
除了传承,还要发展。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在指尖、在舌尖,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活态呈现,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光明日报十分关注非遗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聚焦于非遗怎样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从非遗扶贫到非遗旅游,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进社区,都是我们的报道热点。曲艺表演艺术,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生活,说的书、唱的曲,讲的是人情冷暖、悲欢离合,抒发的是心中的天下家国。这次的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我们就关心曲艺怎样“活”在舞台上,“活”在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希望今天能听到专家们的好建议。
在报道非遗的过程中,我们的记者进山寨、入乡村,触摸手艺、感知技艺,了解传承的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光热,被文化感染和滋养着,不由自主地愿意多做一些工作,投身非遗传播的事业中去。我们努力搭建平台,连接起传承人和专家、高校院所和各地实践,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文化和经济的互动。未来,光明日报在非遗传承发展还可以做哪些事,我们的非遗传播怎样做到常态化、专业化、品牌化,还请非遗司和各位专家对我们多提要求,使我们能“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激发了全社会保护非遗的热情,营造人人传承非遗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