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抢抓大机遇 焕发新活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作用,5月9日,光明日报社、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和华南理工大学在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抢抓大机遇 焕发新活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致欢迎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主持开幕式。一天的会期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的专家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州发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主旨演讲环节分别由曾伟玉和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吴业春主持。
章熙春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既是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为华南理工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带来了新机遇。服务大湾区建设,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工程建设。如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成前后历时14年,投入5大超级团队,完成合作项目20多个并培养起一批专业人才。二是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突破一批制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三是打造粤港澳核心地区“五院一园”创新引擎,共吸引各方投资超过10亿元,孵化高技术企业160多家,提升大湾区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四是推动湾区教育合作发展。深化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的教育合作,探索湾区教育协同创新路径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已开展长短期各类学生交流项目60多项,交流互访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五是为湾区建设献计献策。组织出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丛书》,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法治指数”等成果,今年年底还将与博鳌亚洲论坛合作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科技峰会”。六是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全力支撑大湾区发展。
当前,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工四方协同,全力推进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围绕国家、大湾区和广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全球排名前50位的学科和前100位的大学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和高水平的合作。通过创新人才引进和科学研究体制机制,使广州国际校区逐渐成为培养粤港澳大湾区急需高端人才的全球顶级创新人才集聚平台,成为学校支持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与示范平台。学校将继续在政策、投入、人员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大湾区建设重大问题研究,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陆先高在开幕致辞环节发表题为《释放“智库+媒体”活力,助推大湾区建设》的演讲。他表示,媒体和智库是天然的朋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光明日报鲜明地发挥了“媒体”和“智库”两重功能:一方面,作为一家以思想性、文化性为特色的中央主流媒体,我们发挥光明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以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着力聚焦大湾区建设,持续推出了一批宽视野、高质量、多角度的深度报道、实地调研、新媒体产品,生动描画出新时代大湾区发展新图景;另一方面,作为率先提出“智库化办报、办新媒体”发展理念的思想文化大报,我们从2014年开始建设媒体型智库,依托丰厚的思想优势和学术资源,主动以智库成果和思想产品融入大湾区建设进程,为大湾区建设注入带有“光明印记”的思想力量。例如,《智库》版创刊五年来,刊发了一批关于大湾区建设的学术文章和咨政报告;今年2月,我们全新开设了以“网友提问、智库答卷”为主要形式的“光明视野智库答问”专版,每周刊出3-5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之际,该版组织专家,连续推出三期智库访谈,第一时间为《规划纲要》提供重量级、权威性、规模化解读。此外,光明智库作为全国智库建设的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也为各类智库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建设咨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对大湾区智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大湾区智库合作创造了新空间。我们愿与全国智库一道,紧抓机遇、携手合作,共同搭建大湾区智库研究、协同、发布和转化平台,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媒体+智库”的独特智慧。
曾伟玉指出,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今年2月份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广州的定位,为广州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强调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广州是一个大城市,大要有大的样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里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区域空间大,经济块头、人口规模、城市框架和发展潜力都很大,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和问题也很多,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党和政府决策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社科界一直在探讨的热点话题。期待各位专家贡献真知灼见,为推动广州更好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建言献策,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广州提出的“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要求落地落实,在大湾区建设中实现对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强调,要抓住机遇,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创新发展,不仅有中国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指引,还有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转型带来的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发展和环境治理等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等机遇。外部环境上,则表现为全球都市圈化趋势在加速。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需要在政策、动力、理念方面做出转变。政策方面,从创新政策向创新发展政策转变;动力方面,从需求拉动向愿景驱动+需求拉动转变;理念方面,从吸引人才向成就人才方向转变。
因此,需要着力把握创新驱动数字转型机遇。关注数字鸿沟、能力鸿沟、收入鸿沟问题,在编制创新城市规划时,建立低成本、高质量、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突破空间障碍的数字技术。要从全球价值链与新增长源视角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利用珠三角配套能力强、制造能力强的优势,统筹协调未来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统筹协调基础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研究支撑、公共服务等平台的发展。要规划建设大湾区创新型城市群。2021年,国家将启动新一轮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大湾区不同的城市,要思考创新发展问题,规划、建设创新型城市,从而形成以枢纽型国家创新城市为核心的若干个创新城市群。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申兵认为,要着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他指出,与国际上公认发展水平较高的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其独特之处,重要体现在:坚持“一国两制”原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的国家战略,这样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使得大湾区建设的推动能力更强、组织更有保障;制造业产业体系完备、产业链条齐全;大湾区地理空间相对较大,发展层次比较丰富,使得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回旋余地较大。
要把上述这些特点转化为优势、变为红利,需要很多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使大湾区集成两种制度优势,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粤港澳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在提升产业优势方面,要把制造业基地做得更强,培养一些新兴的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还要对现有的一些优势制造业或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包括石化、建材、印染等,发展绿色产品,构建绿色供应链。只有把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真正转化为红利,才有利于这个地区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干春晖强调了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圈引擎作用的重要性。他表示,城市群成为全球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全新的地域单元,决定着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在一体化过程中,着力通过区域示范予以突破,希望由原来的土地、房地产驱动变为环境驱动,包括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希望打破行政区划,以区域政策创新来解决长三角区域内道路、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互联互通问题,以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希望探索出一体化示范区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
在项目示范方面,结合市场机制,推动长三角“五位一体”国家级大项目建设。通过江海联运,跨海大桥建设等,统筹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江海港口。以国家战略为载体,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科创中心为抓手,引领建立区域创新的品牌优势,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社会环境不能成为短板。社会环境一体化更多体现在均质性方面,共享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促进长三角教育、医疗等资源向长三角地区扩散;建立长三角区域的共享和补偿机制、重大项目责任共担机制、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形成生态保护的长期效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杨群认为,要在实践中提升大湾区智库研创能力。他强调,加强大湾区研究,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智库研创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基础研究。对于高校智库和科研院所等智库,要对问题做更多学理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基础性研究涉及具体问题,需要比较深入的了解;要加强比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我们有自身的发展需求,同时有海外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要注重大数据的应用。大湾区发展研究涉及面广,包括国际经验和未来发展,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亟待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要认识好、理解好、阐述好这一国家战略,提升大湾区智库产品的供给能力,既给党委政府做参考,也要面向大湾区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提供了解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渠道和路径,更好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
美团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来有为指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我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服务业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快递业等发展空间大,是我国今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消费结构升级方面,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类消费成为我国消费持续扩张的重要带动力量,服务类消费由生存型、同质化向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型、品质型方向演进。近年来,全球制造业服务化、服务数字化外包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有力助推了服务贸易发展。高铁、港口、宽带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为大湾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需要看到,粤港澳在经济制度、法律体系、税收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三个单独关税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大湾区有四个核心城市,但尚未形成市场化的、内生的、有效的协作机制;大湾区各城市间的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跨界交通基础设施接驳不够顺畅。对此,要充分尊重大湾区不同的法律、制度,逐步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货物、资金、人员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州、深圳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促进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广东要继续培育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引导当地企业与港澳的现代服务业继续深化合作;港澳企业要充分发挥在财务、设计、法律及争议解决、管理咨询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强与广东企业的对接,为其提供更多差异化、个性化服务。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丁焕峰则从跨境产学研合作入手,指出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建设“双创”空间的重要基础和抓手。
具备全球视野,促进跨境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制造中心的关键组成部分,引领构建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双创”空间建设需要粤港澳跨境合作,打造“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的完整链条;实现深度融合,推动平台发展。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空间与海洋科学等重大领域,加快布局建设新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全社会开放与共享,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双创”空间、中试基地和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发展新兴产业,打造创新联盟。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的资源配置手段,按照市场机制促进产学研、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的紧密合作,以“双创”空间等为载体,深度融合产业链和创新链,完善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运行机制;推动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调。构建政府间跨区域的“双创”空间协同创新机制,对创新创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优化配置,营造有利于“双创”空间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创业的政策衔接及法律公平等宏观环境;打造人才高地,完善引智机制。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形成更加精准、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优势,需要全球遴选和发掘前沿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领航型创新型企业家及一大批高质量科技技能人才。
在下午举行的专题论坛中,来自企业、政府、媒体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成员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广州发展建言献策。
广州医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楚源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的发言中指出,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政策方面推动三地药品注册和使用互认互通。当务之急,是将中医药打造成世界级的产业名片、文化名片,通过打造健康共同体,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科普化。
广州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局长彭高峰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的广州空间战略思考”的发言中强调,要以大湾区整体视角看待广州的发展,对内形成广州与大湾区其他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对外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对泛珠三角等周边地区的辐射引领。更为重要的是,要用绣花工夫加强公共空间精细化、品质化设计。
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智库版主编王斯敏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智库+媒体’作用”的发言中表示,“智库+媒体”可以提供政策支持,以务实的研究助力公共政策的研究、实施和评估,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存在着“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等差异化条件,如何协同建设,实施精准举措,值得研究。“智库+媒体”可以实现舆论引导,用权威的解读来回应民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智库+媒体”还可以在深化理论研究、用理论创新为政策创新提供支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暨南大学粤港澳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覃成林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分析”的发言中认为,要从粤港澳大湾区总体、广东珠三角地区,以及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11个城市这三个区域层次,粤港澳之间“一国两制”的区情,以及珠三角和11个城市的发展阶段差异等方面,研究制定更加具体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董小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全面强化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功能”的发言中强调,在商贸功能的支撑性产业方面,广州需要充分考虑商贸活动布局及活动规律,解决目前局部存在的二者不协调问题;加快提升国际商贸活动的组织力与影响力,抓住机遇,实现商贸及商务服务类更多行业组织的集聚;增加与国际一线城市商贸活动的密切联系;加强商贸活动的各类认证服务工作,实现国内外市场认证工作的对接,共同占领该领域在大湾区的制高点。
暨南大学广州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基地主任杜金岷在“发挥广州千年商都比较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货交易平台”的发言中指出,广州商业需要再出发,要在发挥自身固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南沙作为广州唯一“城市副中心”,要在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主动承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货交易平台的重任。
华南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世福在“粤文化与人文湾区建设”的发言中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大计,要做到制度包容激发新活力、社会融合共建粤文化、精神共荣畅享新生活,通过三地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全球城市文明与岭南地域文化的交相辉映,粤港澳大湾区在坚定地迈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同时,也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人文湾区。
曾伟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上午会议各位专家和学者以全局视野和比较视野,聚焦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与挑战以及亟待突破的大湾区创新政策创新生态、区域协同发展和极点带动等问题,提出非常有价值、有启发的观点和建议。下午会议紧扣大湾区实践和广州探索,一批持续关注大湾区建设的省内专家,从城市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粤文化建设等多个角度,对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广州机遇作出思考。朝着党中央擘画的大湾区发展美好愿景前进,需要我们更好立足现实,查找短板,期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论坛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下午的专题论坛分别由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德焱和王斯敏主持。
(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 张胜 光明日报通讯员焦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