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新闻战线》刊发光明网总裁杨谷署名文章:舆论阵地建设必须做好技术创新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网动态 > 正文

《新闻战线》刊发光明网总裁杨谷署名文章:舆论阵地建设必须做好技术创新

来源:《新闻战线》2017-11-27 14:06

《新闻战线》刊发光明网总裁杨谷署名文章:舆论阵地建设必须做好技术创新

 对于与我们合作的直播平台而言,“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是他们所参与的社会影响最大的正能量传播活动。一直播为本次活动投入了首屏热图等价值数千万元的广告资源,kk& 棒直播拿出了首页 广告位、免费k币等价值上千万元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两家企业提供了性能优良、易用可靠的技术平台,为全国网友顺利访问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有了“钢铁侠”这样的技术平台,手机直播成为我们不断争取年轻受众、占领舆论阵地的重要手段。今年春节期间,在中央网信办指导下,光明网联合映客、花椒、斗鱼、YY、陌陌等十四家大型直播平台共同举办 “回家·过年”大型网络直播活动,2.5万名主播参与本次活动,网民参与数达12.2亿人次。这样的传播效果,如果固步自封于传统的表达形式,是很难做到的。

 紧跟关键技术,抢占舆论阵地高点

 互联网技术的急剧变革,既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弯道甩出”的风险。在国际上,由于应对技术创新不力,盛极一时的摩托罗拉、Sun、康柏等高技术公司,已经烟消云散。大约10年前, 曾经风光一时的一些地方网站、商业网站, 也在技术变革的“弯道”上,因为转弯不及时,沿袭过去的老路,影响力大为衰退。真正能够做到“弯道超车”的,只是极少数。

 大约10年前,媒体建好一个网站,就可以坐等网友,通过办公室里的电脑来浏览访问。大约5年前,如果SEO做得好,就可以依靠百度等搜索引擎,带来新闻的受众。

 今天,只有不到20%的网友通过台式电脑获取新闻,而搜索引擎风光不再,年轻网友已大规模地向UC浏览器、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新型客户端软件转移。作为媒体,如果抱着曾经有过的辉煌不放,以为过去的受众仍然是今天的受众,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丧失传播力、影响力。

 重视技术创新,不是让媒体都去做研发,去替代互联网技术公司,这不是媒体能做得好的事。作为媒体,应该紧紧把握技术变革的脉动,从中选取能为我所用的切入点,以产品为轴心,重组资源,在自身优势、社会需求、技术创新三者之间找到交叉点。

 媒体做技术创新,不一定每一次都全部自己干,在不少情况下,没有必要“重新发明轮子”。运用先进企业的技术平台,可能是媒体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以光明网而言,我们一直围绕意识形态、教科文卫等传统特色内容,把光明的品牌和影响力优势发挥到极致,然后通过提供新的产品、服务,满足了广大网友在新闻、文化等教科文卫领域的需求。

 在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冲击下,光明网这几年来的融媒体建设快速推进,技术驱动功不可没。这几年,我们不断学习、应用互联网新技术,抓住技术变革中的关键技术,不断吸附更多的年轻网友,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实现了传播力、竞争力的显著增强。

 (作者系光明网总裁、总编辑)

[ 责编:祁伟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