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先高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党的十九大今天上午开幕,我们在同仁堂博物馆这个古色古香的院子内,讨论“非遗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列为重点任务。光明日报作为思想文化大报,光明网作为唯一定位为“思想理论文化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一直以来,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我们充分利用媒体融合的优势,不断优化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方式,让活跃在历史舞台的非遗文化,“火”在当下,并帮助他们走向未来。
今年6月至8月,我们经过充分调研策划,以移动直播为手段,开展了30多场“致 非遗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开创了“非遗直播元年”。直播团队深入湖北、安徽、浙江等12个省市自治区,走访了40余名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通过直播镜头,记录下了一位位非遗人在各自岗位上的执着坚守和文化传承。本次直播总覆盖观看人数近3000万,同步推出的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有效传播覆盖用户量达1.73亿。与此同时,6月5日-10日,我们配合恭王府,推出8场“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直播,并通过光明网进行了脸书直播,覆盖海外网友约270万人次。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汇报上来的这些数据时,我既惊讶,又欣慰。没想到一向被视作小众、中老年人热衷的非遗,在90后、00后聚集的网络直播平台上如此受关注,尤其在听到执行团队的同事说,不少传承人在直播后得到了更多关注,甚至找到了传承的新思路,我们倍感欣慰,同时真切发现,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新媒体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赋能”。
这几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也让我们体会到: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才,是非遗的根本和生命力所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人对非遗事业的关心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得以“活态”延续。
第二、文化传承,需要年轻人唱主角。在互联网时代,对包括非遗在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必须充分利用贴近年轻人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以年轻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非遗。
第三、以即时、互动的传播形式关注非遗传承人,不但可以将传统文化“活”态呈现,传承人本身的“网红”效应,也能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因此,光明日报、光明网将继续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与从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朋友们配合,发挥媒体传播优势,办好此次“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初步考虑,接下来我们至少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工作:
第一、要与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密切合作,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推选出在非遗领域秉承工匠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努力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单位和传承人。
第二、要注重传播效果,运用创新传播手段,优化宣传推广路径,促进非遗人物、非遗事件多层次、多渠道传播,一方面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关注和传播非遗;另一方面,在记录“非遗人物”的过程中,要挖掘其背后的“中国故事”和文化内涵,见人见物见生活,还要“见风采、见精神”。
第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这个活动品牌也需要用工匠精神去培育,这要求我们应关注公众的信息反馈,提高活动的互动性,将其打造具有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非遗品牌活动。
(作者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本文选自作者在“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专家研讨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