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杜飞进总编辑:基层是记者的福地——《风沙过后是“黎明”》序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领导活动 > 正文

杜飞进总编辑:基层是记者的福地——《风沙过后是“黎明”》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03-16 09:28

  【序跋窗】

  作者:杜飞进(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在风沙弥漫的毛乌素沙漠边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荒村。在20年中,它经历了因躲避风沙而四处搬家,在停止生态破坏、科学治理、环境逐渐好转之后又重新聚合,进而焕发生机的戏剧性变化。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变,在全国是不多见的。这个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小荒村,就是宁夏盐池县冯记沟乡的黎明村。

黎明村新貌 光明日报记者 庄电一摄/光明图片

  在我国的大西北,有一位很普通、很敬业的记者。他在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关注环境问题,先后10次踏访这个偏僻的小荒村,忠实地记录了它的变迁历程,反映了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也为新闻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他的这些采访经历也被传为佳话。这位深入基层、锲而不舍的记者,就是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者庄电一。

  十访黎明村是一组颇有影响的报道。第一篇报道《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就曾吸引许多读者的目光,也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此后,记者又一次次踏访并发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信息。特别是他2011年六访黎明村后采写的通讯,作为全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报道的开篇之作,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配发图片刊登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随后,庄电一在中宣部召开的“走转改”座谈会上发言,受到刘云山同志的表扬和与会者的好评,他的发言被《求是》杂志刊登。他还在中宣部、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的安排下,到北京、海南、广东、湖北等地做巡回报告。一时间,一位中央大报记者持续关注一个小荒村的事迹,为许多人所知晓,也为业内同行所称颂。

庄电一在黎明村采访 光明图片

  庄电一并没有就此止步。自2011年的六访以后,他相继完成了对黎明村的七访、八访、九访、十访,对这个村庄进行了更全面的采访、更深入的挖掘,基本保持了一年一访的“密度”。难能可贵的是,他每次采访都不是蜻蜓点水,也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放下身段、进村入户,与村民促膝谈心、倾心交流。所以,每次他总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素材,总能传递出新的信息、写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意,总能以新的主题开拓、新的意境追求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

  庄电一十访黎明村的稿件,有6篇发在光明日报的头版,其中有2篇刊登在头版头条,还有4篇在其他新闻版头条刊登,最后一篇是以四分之三版的篇幅见报的,有5篇配发了图片,足见编辑部对他这些报道的重视。不仅如此,这组报道还在社内外获得了十余个奖项,有的还是全国性奖项中的一等奖。

  一个中央大报的记者,在近20年里持续报道一个小荒村,每次前往都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稿件,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一家中央级党报,一家以思想文化宣传为主要特色的中国人文大报,如此“破例”地报道一个小荒村且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这在全国新闻界也是不多见的;从一个小荒村挖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新闻且获得这么多奖项,这在全国新闻记者中同样是不多见的。

曾经满目荒凉的黎明村原址,如今绿草成茵。光明日报记者 庄电一摄/光明图片

  从一个小荒村挖出这么多新闻素材,不仅是一个佳话,也是一段趣闻。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不少读者渴望看到他采访黎明村的全部稿件,希望从集中阅读中读出新的启迪;一些关注环境问题的读者,也希望从中找到环境变迁的规律,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一些研究新闻采写规律的学者,会有兴趣探究作者的采访思路,分析这些作品的成败得失;一些不甘平庸的新闻界同行,会从这些稿件中及记者的采访缘由、写作脉络、编辑部改稿选稿导向中寻找可资借鉴之处。也许,《风沙过后是“黎明”》一书的价值就在这里。

  出于满足前述多方面需要的考虑,阳光出版社决定将庄电一十访黎明村的作品结集出版。作为庄电一的新同事、光明日报现任总编辑,我不仅关注过他的这组报道,而且审定编发了他十访黎明村的收官之作,并在版面上给予了突出处理。所以,我想借他这组报道结集出版之机,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风沙过后是“黎明”》 庄电一 著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而作为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新闻记者,不仅应同普通群众一样关注环境问题,更应该用手中的笔及录音、录像、摄影器材,回溯历史、记录现实、展望未来,并以此唤起各阶层人士的环保意识、为改善生存环境作出特殊的贡献。庄电一就是这样一位记者。我来光明日报工作后了解到,庄电一同志作为光明日报这支优秀记者编辑队伍中的佼佼者,实际上很早就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98年从黎明村发出的第一篇报道,并不是他关于生态环境的最早报道;对黎明村的系列报道,也不是他对环境问题的唯一报道。在此前后,他还采写了大量揭露环境问题、呼吁保护环境的稿件。其中,《滥挖甘草事件》《甘草濒危,沙暴频来》等重点稿件还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也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他并没有觉得稿件发表了就算大功告成,也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继续以笔为武器,继续抓住环境问题不放,以记者的特殊身份助推环保事业。这样一种紧紧盯住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社会、民生问题,长久关注、持续报道,深入思考、深入发掘,为党和政府提供解决难题的典型、为人民群众提供克服困难的示范的强烈使命意识与自觉责任担当,是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与勉励的。

  仅就结集在这本书中的十访黎明村的报道而言,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能够在近20年的繁忙工作中一直抓住这个小荒村不放?为什么这些稿件几乎做到了次次视角不同、篇篇均有新意、每访都有启迪?为什么这组持续多年的报道所反映的情况被称为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变化的缩影?我翻阅了这些作品后,深感支撑这组报道的第一手的资料、鲜活的现场描写、敏锐的新闻眼光、娴熟的驾驭素材能力,说到底还是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的勤奋、敬业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勤奋、敬业、严谨、认真,是任何行业的成事之基,更是新闻记者这一需要常年辛苦奔波、时时用心观察、日夜高速思考的职业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我相信,读者诸君看完这本书,了解了这组报道前前后后的故事,一定会与我在这点上产生共鸣。

  呼应我国改革开放火热生活的急切召唤,也针对我国新闻采编队伍的人员状况和存在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宣传领导机关近些年在我国新闻界持续倡导、推动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转改”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佳作不断。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走转改”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的一些记者编辑至今仍不愿深入基层,也很少深入基层,甚至抱怨基层缺少“亮点”、不出“大新闻”,觉得基层没有写头、没有东西可写;我们的一些记者编辑即使服从组织安排或自主选择题目到了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按图索骥,最终不是失望而归就是应付了事,结果,呈现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新闻报道中,立此存照式、活动报道式、拼凑材料式、见物不见人式等单薄、枯燥、空洞、乏味、信息含量少、思想境界低、韵味内涵弱的作品,仍然时常出现甚至比比皆是。我阅读电一同志这本结集后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部书完全可以作为光明日报社“走转改”经验与作品的范本,至少可以供光明日报同仁来学习、借鉴。我想,一位长年工作在并非传统意义上“新闻富矿”地区的老新闻工作者能做到的,我们工作、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大多数中青年记者也应该可以做到;环保方面的题材、农村地区的题材可以这样来挖掘和表现,其他领域的题材同样也可以这样来发掘和呈现。

  电一同志是一位多产高产的记者。他在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工作的30多年里,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表了近5000篇作品,在全国近200种报刊上发表过作品,还曾在全国几十种报刊发表过数百篇新闻业务的研究文章,至今已先后出版了《悠悠我心》《艺苑飞鸿》《记者的天空》《这方水土这方人》《胜日寻芳》《记者的感悟》等9部作品选集,他也获得了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走转改”优秀记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2016年6月,为他新出版的《青山明月不曾空》《记者的眼力》《满眼风光》(上下册)三部作品集,光明日报社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银川联合举办了“庄电一新闻作品研讨会”。当时我刚奉调到光明日报工作,因事务繁忙没能脱身与会,但特意为研讨会的召开写了一段祝辞。我在祝辞中写了这么几句话,以表达我作为光明日报新任总编辑对光明日报队伍中优秀记者编辑的敬意与感谢:“庄电一同志是一名心系群众、心怀国家的好记者。3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业绩。他用客观而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了宁夏的发展,讲好了宁夏故事,光明日报前总编辑王晨同志曾经称赞他为‘贺兰山下一支笔’。他是光明日报优秀记者编辑的杰出代表。”同时,我还在祝辞中专门表达了对他退休的不舍、祝福与期待:“电一同志即将离开现职岗位,我和报社同仁都依依不舍。请电一同志珍重身体、重视健康,调理好工作与生活节奏,我们仍然期待并且相信:电一同志一定会继续为光明日报不断贡献优质作品。”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心愿与瞩望,也是光明日报社全体同仁的共同心愿与瞩望!

  希望以上的介绍、评析和感受,能给新闻界同行以些许启发,也有助于读者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16日 16版)

[ 责编:何晶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