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光明日报记者“新春走基层”的故事和感悟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光明日报记者“新春走基层”的故事和感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02-10 13:16

“想要写出鲜活的人生,要从群众递来的一杯热茶开始”

——光明日报记者“新春走基层”的故事和感悟

  编者按

  年年走基层,每每有新故事,人人有真感受。这个春节,光明日报70多名记者奔赴祖国大江南北,深入改革发展现场,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听民情、访民生,于亮丽的风景中感悟基层的变化,于火热的生活中体察时代的脉搏,采写刊发了百余篇接地气、冒热气,充满书香味、泥土味的报道,推出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融媒体产品。他们东行江苏盐城与龙卷风灾区民众同住新居,西至新疆阿勒泰聆听边防官兵的坚守心声,北赴黑龙江伊春共享林区工人自己的“春晚”,南下云南弥渡追寻《小河淌水》如何从滇西唱向世界……丰富的所见所闻,催生丰沛的所思所感。今天,光明日报推出“新春走基层的故事和感悟”专版,讲述记者采访背后的故事,分享记者沉淀的真情和感悟。

  找到新闻的坐标、文化的坐标

  光明日报记者 周立文

  春节前夕,从北京赶往云南,我们与春运的人群同行,走的却不是归家的路。

  1月20日中午抵达云南大理后,光明日报“新春走基层”云南报道组一行4人就直奔大理古生村,从古生村艺人赵丕鼎唱起大本曲的那一刻起,为期4天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就开始了。

  大理、弥渡、保山、腾冲、和顺……4天里,我们走到了人迹罕至的深山探寻《小河淌水》的源头,走到村民活动室体验当地人的文化生活,走到古镇的归侨人家倾听春节的故事。4天里,我们采访了30余人,在光明日报刊出5篇通讯,其中头版头条3篇,同时制作了两期新媒体作品。更多的,是走基层带来的收获。

光明日报记者周立文(左一)、陈雪(左二)在云南和顺采访归侨。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只有走近群众,才能发现文化的传承。22日,我们来到了《小河淌水》词曲作者尹宜公的故乡弥渡密祉镇。走在密祉的文盛街上,当地人告诉我们这就是曾经的茶马古道,一些人家还保留着马帮住过的遗迹,他们口中所说的关于茶马古道的故事未见于任何文献记载。在采访调子客李彩凤时,她说着说着就会唱起歌来,歌唱是她的生活、她的表达,给她带来快乐。通过一整天的深入采访,我们最终写成了《歌飞滇西云水间》上下两篇共5000余字,于29日起发表在光明日报头版。试想,如果没有走进深山、走近群众,我们便不能切身感受到这些人的风采,也挖掘不到真实鲜活的故事。每一首民歌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故事,通过深入采访,我们才真正触摸到了《小河淌水》背后那群云南人的文化记忆。

  只有贴近群众,才能看到鲜活的人生。23日,结束了大理的采访后,我们又匆匆赶往腾冲和顺古镇,走进了两位归侨家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带我们来到家中的照片墙前,从曾祖父开始介绍,一直到自己和子孙,讲祖辈为何留学,为何归国,讲怎样教育子女,甚至怎样生活。其中一位归侨对我们说:“我们的先辈有着‘走夷方’的传统,他们走到日本、美国,回国后更加意识到要改变家乡的面貌,靠的是文化。”仅仅这样一句话,便概括了中国人、和顺人的家国观念,这样一句话,有着材料文献里抄不来的真实和感动。2月1日《和顺两人家》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此次采访的感受是:“想要写出鲜活的人生,要从群众递来的一杯热茶开始。”

  只有用心挖掘,才能做好融媒体报道。我们此行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在采写纸媒报道的同时,生产了许多融媒体产品。20日抵达大理采访,当晚我们便传回《大理古生村的歌与笑》一文,文章于21日见报。同一天,我们与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了《那个让总书记“舍不得离开”的白族古村,今天给总书记拜年了》,发表在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近两万。我们还将《歌飞滇西云水间》一文重新编辑制作,加入彝族歌手现场演唱的视频以及其他音频和图片,发表于“中华文化溯源”公众号。视频、图片让文字更鲜活,文字让视频、图片更具内涵,最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个丰满的故事。

  年年“走转改”,每每有新意。在此次“新春走基层”中,我们更加明确了新闻工作的坐标,那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融媒体的生态,既要勇立潮头,也要走到群众心中。

  连接着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光明日报记者 尚文超

  今年“新春走基层”,我的采访对象郭宝是一位制作皮影的手艺人。他生长在河北省迁安市农村,从小喜欢画画,2001年拜师学做皮影,现在是唐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艺人的淳朴和乐观让采访过程始终温暖。

  皮影戏兴盛在清末,那时候不同等级的班社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表演,上到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拥有大量的喜好者。它是植根于泥土的民间艺术,今天已经难以恢复鼎盛时期的繁荣。

光明日报记者尚文超(左一)在河北唐山采访民间艺人郭宝。 李瑛摄/光明图片

  “手艺人的技艺和行业的兴衰也决定着自己的生计。我认识的一个台湾朋友是做纸人的民间艺人,为了生计,去了国外发展。”郭宝说,自己艰难的时候,想买一套皮影资料书,450元的现金,母亲只能拿出400块,找邻居借了50块才买到手。如今,继承了师傅的皮影制作知识框架之后,通过书籍、网络扩充学识,郭宝所见到和收集的资料已经超越了师傅传授的知识。经历过苦难和坚持,得到成功的滋味分外甜蜜。

  前些年,美国一家博物馆收藏的皮影有破损,几经辗转被送到郭宝手里修复。他当时并不知道那几件作品从何而来,只是尽心修复,然后还给了委托人。后来听外国人说,中国的皮影里有密码,想要破译。郭宝想:“同样是装饰的三道纹,你们哪知道那意思的差别?”

  一个角色的造型图案可能来自更古老时代的图腾,或者是某个事物的象征。“三道纹”代表什么,也许通过学术研究,真的能破译出来。但我想,破译出的内容还不是最终的答案。

  皮影戏和这片土地上曾经和正在繁茂生长的其他民间艺术一起为更高成就的艺术提供素材和养分,共同孕育了《兰亭序》《高山流水》《千里江山图》的潇洒、玄妙、恢宏,也孕育了“汉”的壮阔,“唐”的华丽,“宋”的精炼。于是我们拥有“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它们融合,碰撞,共同形成了流传千年,今天仍然繁荣昌盛的文明密码。我们有责任把它们的实物、表演形态用现代的技术整理并留存。

  今天我们继承和发展的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我们应该一点一滴地关怀每一个文化主干和分支中真实的面孔,希望他们不用再为买一本书去借钱,不要因为生计而背井离乡。他们的灵魂鲜活温暖,连接着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

  字字句句总关情,时时处处都有爱

  光明日报记者 李琦

  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我去了河北省任丘市的北汜水村,感受那里传统拜年仪式中的“礼孝人伦”精神。

  我的采访对象李亨泽,因为父亲迁居县城,并未在村子里出生长大。但提起这里,他一点也不陌生。在他的印象里,村子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村里,还有一些是一成不变的,仍和他记忆中的一样:小时候就很照顾他的隔壁奶奶依然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中坐坐;叔叔家的弟弟还记得他爱玩扑克牌,问他要不要拜完年玩上两局;住在一条街上的大伯每每见他开车回来,都会停下脚步,和他聊上两句……

  “城市里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要淡一些。但在村里,邻里之间的感情一般都不错,让人感觉更亲近。”李亨泽说。

  的确是这样。李亨泽的爷爷李代良在村里住了一辈子,即使现在腿脚不利索了也不愿离开,只在立冬后到子女在县城的“暖气房”里住上一两个月。拜年的时候,街坊邻居们最关心的话题就是李爷爷的现况。“今天早上吃了几碗饺子啊?”“现在身体怎么样啊?”“在城里住着还习惯吗?”“让他别急着回来,家里冷。”“开春再回来,等着他一块儿写毛笔字。”

  字字句句总关情,时时处处都有爱。这是我在北汜水村最深刻的体会。虽然平凡且默默无闻,但他们有着最纯真质朴的情感。这种情感感动了我,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春运期间,农民工们骑着摩托车千里奔驰回乡的动力所在。

  在希望的大山里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这个春节,我带着“大扶贫”这个“大题目”开车上路,用了一周时间,采访了贵州省3个地市的3个县。我边走边看,边走边问,边走边想,写稿之余,也颇多感悟。

  先说路。自从两年前贵州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以来,全省的交通条件极速发展。高速路网越织越密,高铁连接的城市越来越多。特别是多座世界级的大桥,都是建筑工程史上的奇迹。这次采访我就经过了两座世界级的大桥。一座是从贵阳到毕节市黔西县高速公路上的鸭池河大桥,这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钢桁梁斜拉桥,也是世界山区斜拉桥之最。有了它,从贵阳市内仅仅用45分钟就到达采访的乡镇,而前年到这里还需要4个多小时。走基层7天跑了1500公里,一路上的大小桥隧数不胜数,而这一切都是在短短5年时间里实现的。行驶在这样的山区高速路网上,心中涌起由衷的赞叹,而我采访的每个人,只要提起家乡的路,也无不为之自豪。

  再说房。易地移民搬迁,是中央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的重要一条,群众通俗地称之为“挪穷窝”。在黔西县和沿河县,我走访了几个移民点,无论是环境绿化还是建筑标准都跟城里的小区不相上下,房子都由政府装修好、配上电器家具,群众拎包入住。更关键的是,由于有了各种补贴,一家5口买下125平方米的三居室,几乎不用花钱。有一家贫困户,搬来之前由于老房子倒塌,过着近乎流浪的生活,如今一步跨进了城里人都羡慕的“大三居”,欢喜程度可想而知。贫困户搬了新房,而大数据正在改变着小康群众的居住条件。在黔西县的大关镇,我发现每家每户的门牌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原来,这个镇开发了一套“房、地、人”的社会管理系统。镇上每个干部手机里都装了这个APP,只要扫描二维码,每家每户的房屋状况、地质条件、精确坐落、家庭构成、产业情况、成员流动等信息都一目了然,以房为纽带,实现了农村社会管理的数字化。

  冬日,奔驰在穿山越岭的高速公路上,群山中片片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镶嵌在无尽的绿色中,仿佛驶入了巨幅画卷。希望,不仅在肥沃的田野上,也在贫瘠的大山里。贵州,这个中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正在加速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除夕之夜,万家灯火,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选择走进一家基层医院的产科病房,与这里的医护人员共同迎接“鸡宝宝”的到来。

  上午十点,我提前来到所要采访的地点——河南省通许县中医院产科病房,开始前期采访和收集素材。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里所有当晚要当班的医护人员,没有一丝一毫对除夕值班的抱怨,都是喜笑颜开,一边互道“新年好”,一边在忙碌之余和我聊了起来。

  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重。医院产二科主任王文峰的一席话让我印象深刻:“掌上托生命,责任记心中。有一种职业叫作奉献,没有敬业精神,没有发自内心对所从事事业的敬重和热爱,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是干不了产科医生这个职业的。”

  家人永远是春节的主题,但他们为了坚守岗位,不得不舍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除夕了,你们还要值班,不觉得辛苦吗?”面对我的提问,助产士张艳笑着反问道:“你不也和我们一样没法在家过除夕吗?其实,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就是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们和家人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当看到新生命从我们手中诞生,那种喜悦之情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看到自己的文章登出来,你们记者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

  是啊,“选择一种职业,就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和声细语娓娓道来;没有惊天动地,只有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基层医务工作者经过辛勤的工作所道出的感悟,也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对自己选择的新闻记者职业的认知又升华了一步。

  一张报纸上的年味儿

  光明日报记者 侯珂珂

  大年初三,与90多岁的姥姥道别,我搭上了回北京的飞机,如同每一次出差归来那样,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夜班岗位。工作10余年,每年春节,我的家人都会打来电话问“今年过节回家吗?”“不回了。春节值班。”春节值班让我多年没能回家乡过年,陪伴我的是浓缩在一张张报纸上的春节故事和民俗年味儿。

  今年春节,因为姥姥的身体状况,我回到了家乡,看到她眼睛里闪烁的快乐和满足,这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年”文化撞击着我的心,也让我对“新春走基层”春节文化专版的编辑工作增添了更多郑重的仪式感。因为无论是家人的团聚、游子的牵挂,还是工作的坚守和旅行的快乐,都包含了一个浓浓的“情”字,点点滴滴汇成了我们的年味儿。

  组稿、做标题、设计版面、拼版、检校……严格的流程与工作日并无二致,但版面的主题更加鲜明,处处体现着春节的红火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大年初四的专版主题是“传统的庙会新兴的庙会”,展示了我国的民俗文化,讲述了一个个小家庭逛庙会的快乐;大年初五的主题是“过年,去哪里寻找文化大餐”,将镜头对准在图书馆、博物馆和电影院里享受春节假期的人们;大年初六,“走向世界的春节文化”专版则以海外春节见闻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在一张张报纸上,在一段段海内外年味儿的品味中,我体会到了春节文化饱含的浓情。

  带月荷锄归,内心的满足让辛苦变为幸福。想起同学朋友们问我的问题:“为什么春节还上班?”于我而言,每一张春节的报纸都有许多个家与人的年味儿故事,或许某一天,当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意无意间看到报纸,他们的小幸福会带给我小快乐。

  奉献者永远年轻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如果有人问我:一辈子的记者生涯,什么令你高兴?什么又让你感动?我一定回答:“基层的变化让我高兴,普通人的执着坚守最让我动容。”而最令我动容的是李银江和赵亚夫。

  3年前的春节,我慕名来到江苏省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采访。因为听说这里没有一个老人愿意回家过年,鳏寡孤独且不说,有儿有女的老人也不愿离开。他们说,与院长李银江过年才叫过年。老人们亲切地将这位院长唤作“小李”,吃饭、睡觉、洗澡洗脚,都有小李照料伺候。“老人活着他侍奉,老人走了他送终。”这是镇上人对李银江的最高评价。当院长32年,李银江送走了70多位老人,70多回披麻戴孝当孝子。我十分感动,连夜写下通讯《一位敬老院院长的孝与忠》。今年春节再见面时,我发现他的两鬓竟爬满了银丝。他笑着对我说:“过了春节,我就60岁喽。”我不免有些失落:小李不小了,也成了老人。我问他有无退休的打算,他说:“我退休了,满院的爹妈谁照顾?”一句话竟让我落泪。我明白,他是打算一辈子照顾老人。

光明日报记者郑晋鸣(右)在江苏盱眙桂五镇敬老院探望五保老人。李薇摄/光明图片

  而与赵亚夫比起来,李银江还是年轻的。今年76岁的赵亚夫扎根农村56年,帮农民探索致富途径,却从不收一分钱。他把草莓引进江苏句容戴庄村,带领村民脱了贫。2013年他又去了苏南富村张家港善港村,在那里干起了生态农业。“帮穷村脱贫,让富村更富。”赵亚夫说,这是他的人生理想。“我的手脚还能活动,还能为农民农业做些事情。”这名在田垄上行走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已荣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多项荣誉,可他依然没有脱离他为之奉献了一生心血的农村,依然在“强农业、兴农村、富农民”的道路上上下求索。

  有人说,革命者永远是年轻;也有人说,事业是奋斗者的年轮。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只有在苦干的路上永不停歇、在奉献的路上不知疲倦,一年又一年。

  每个窗口都亮着温暖的灯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现场总是有一些文字和图片都无法表达的细节,再生动的文字、再精确的图片也无法表达,你只能在现场感受,你只有在现场才会有那样的感受。

  1月23日晚8点,重庆公运出租车公司“雷锋的士”服务队队员王云跃来到了重庆北站北广场的长途汽车站。风很大,天很冷。看着王云跃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发放小礼品和新春祝愿卡,我回想起自己独自乘车远行的情况,心里就莫明地感动起来。这是一群真正“无所图”的奉献者。当上“雷锋的士”驾驶员不能带来任何额外收益,反而要不断付出。他们坚持每年免费送考、坚持每年接送福利院老人参观市容市貌、坚持微笑服务童叟无欺,这些都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却用这种“无所图”,打造了一个城市的温暖链条。

  付瑜是重庆市潼南区“星火”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潼南区龙形镇红岩村4岁的黄瑜鸿,是自出生以来一直靠输血和排铁维持生命的重型地中海型贫血症患儿。2016年,付瑜发起拯救“地贫萌娃”的志愿行动,帮助小瑜鸿在春节前成功接受了新生儿脐带血移植手术。获悉这条线索后,我本能的职业反应是付瑜对黄瑜鸿有救命之恩,两人姓名中又都有个“瑜”字,这里面一定能讲出故事。实际上,付瑜和黄瑜鸿一家此前没有直接接触。2016年,黄瑜鸿的母亲李玉兰打电话向“星火”志愿服务队求助,接电话的正是付瑜。多么简单的巧合,却彻底改变了小瑜鸿的命运。1月22日,付瑜和几个志愿者专程赶到市区看望尚在康复中的黄瑜鸿。几个人几乎同时走进房间,戴着口罩的小瑜鸿却凭着直觉扑向付瑜,抱住她不停地喊“姐姐”,场景令所有人动容。联想到两人姓名中同样的“瑜”字,似乎种种机缘巧合都是冥冥中早有的安排。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新春走基层”的现场,我看到每个窗口都亮着温暖的灯。

  “走基层”像“走亲戚”

  光明日报记者 张永群

  “谢谢记者闺女,下次一定记得再来看看啊!”当我走出常元刚家大门时,他这样对我说。入职两年,参加了两次“新春走基层”。每次采访,对我来说都像是在“走亲戚”。

  大年初二,我和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辛店镇扶贫办工作人员苏玉光一同去往前常村村民常元刚的家里。年味正浓,许多农户的大门口都挂着红灯笼,我们却在这摇曳的红火间遇到了堵车。苏玉光说:“现在农村里买车的人多了,加上很多在外的年轻人都开车回家过年,村子里的水泥路都不够用了!”

  屋里温暖整洁。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老常拿出水果和自己晒的南瓜子招待我们。65岁的他无儿无女,体弱多病,原先拿着低保熬日子,现在看上去却乐呵呵。没等我问,老常就开始说起这一年的收入:“种惠白菊净挣3000多元,套种西瓜挣了1800元,给村里合闸看水渠挣了500多元,年底光伏电站分成又给了我400元,还有低保和国家每个月给的老年人养老金,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了不少!”

  几个邻居来串门,谈笑间说起了老常的外号“常阴天”。早前,常元刚整天愁眉苦脸,邻里便这样打趣他。村里发展惠白菊项目,为贫困户提供苗子,老常不想受累,是邻居们和第一书记的轮番劝说,才让老常下定决心试试看。说罢,老常往炉膛里续了些炭,笑道:“后来,‘常阴天’就转晴了!”

  “脱贫”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笔下的名词,是新闻中的数字。而从常元刚家出来,我深刻地感受到,“脱贫”对于像老常这样的亲历者而言,是更旺的炉火,是桌上更丰盛的饭菜,也是身上更足的干劲和脸上更多的精气神。

  习焉不察与恍然大悟

  光明日报记者 王子墨

  今年是第一次参加“新春走基层”,走访地就是我的故乡,安徽绩溪。

  因为这次走访,我才有意识地观察这个地方。苏轼说“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我却相反,自其内而观故乡,未觉得它有多少特别之处,是“低且小”的,而当我以“他者”的身份重新打量故乡时,却发现了它的不凡。

  在离家不远处,有一座清朝留下来的贡院,来来回回数十载,我竟从未留意;知道在绩溪,胡是大姓,却不了解胡宗宪是“龙川胡”,胡雪岩、胡适又是“明经胡”,不是一个宗族,又都是名人辈出;探访春联,方知道绩溪如今尚存、有据可查的名联近600副……不必对家乡溢美,家乡自有一抹风韵,这么多年我又习焉不察,如今凝视片刻,却又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文化。

  何为文化?它或许就在习焉不察与恍然大悟之间。它是生活的,能够融入并适应滋生它的土壤,反哺一方水土的风情;同时它又是能让人恍然大悟、眼前一亮的,有着自己的精致与讲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渴望典雅的润泽。

  文化需要我们以宁静的心态去感悟,并小心翼翼地珍视。

  感动我的,永远在前方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大年初一,我又来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边防线,与边防官兵一同巡逻。这已经是第7个年头参加“新春走基层”了,但这次走基层,却让我永生难忘。

  路途遥远不说,零下35摄氏度的严寒不说,单就骑马与官兵们在崎岖狭小的山路上遇到的那次危险,就让我至今后怕。

  在路过一个山口时,我骑的马突然失去平衡,嘶鸣声中,我向后倒下。关键时刻,跟随我的巴尔斯警官一把抓住马的缰绳,才让一只马蹄已经掉入悬崖的马重新恢复平衡,终于慢慢走过这段仅有几百米的山路。

  马受了惊,我更是惊恐万分,但看看巴尔斯警官,他却微笑着拍着马,微笑着让我别怕。那一刻,我突然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不是感动于巴尔斯警官救了我,而是巴尔斯警官的微笑。那是我见过的最甜美的微笑。

  一位年轻人,为了祖国的边防,为了祖国的安宁,宁肯放弃自己的幸福,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默默地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他已经有7个春节是在这样的巡逻路上度过的,他所遇到的各种危险何止今天我遇到的,但他还是用微笑面对这一切。

  与巴尔斯警官的交谈中得知,他的女朋友在内地读书,她放假回来过春节,他却要在岗位上坚守。他放假回家休息,她却在学校里苦读,总是这样你一方、我一方,唯一能让他们相见的,只有手机或电脑上的视频。

  人最怕的就是相思,还有孤独。巴尔斯警官所在的边防派出所夏天是旅游景区,国内外游人很多。但一进入冬季,这里就很少能看到人,只有静静的山林,一点声音都没有,一片死寂。这时,他们连听到天上飞过的鸟儿鸣叫,都感觉是一种幸福。

  我问巴尔斯警官:“苦吗?”他回答:“苦。”

  “想到离开吗?”“想过。但我走了不是还需要有人来这里工作吗?”

  我只有默默地望着他。他的微笑,让我再一次感动。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7年“新春走基层”,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自己也吃过很多苦,但常常看到这样打动我的人与事,心里总是装了满满的正能量,自然而然涌出一种念头:把他们写出来,去感动更多的读者。

  我坚信:感动我的,永远在前方。我要追着他们,一路向前。

  微小但确切的幸福

  光明日报记者 李苑

  今年“新春走基层”,与几位采访对象的接触,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微小但确切的幸福”。

  《一年辛苦和流汗就为三十这顿饭》讲的是老北京年夜饭中体现的和合精神。在旧鼓楼大街的各个四合院里,如今还住着大量的老北京人,他们沿袭着北京居民过年的风俗习惯。比如吃团圆饭,这在老北京家庭中,简直是带有仪式感的大事。李继忠,就住在旧鼓楼大街192号院。一家人准备年夜饭,而上初中的孙子却在屋里上网,不愿意参与。李继忠无奈但又笑呵呵地说:“以前过年,我们儿孙辈儿的得孝顺,让长辈先吃。现在,屋里那位是‘大爷’,我们要伺候他先吃。”老北京人的幽默风趣,一句话都藏不住。

  刘一达是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的京味儿作家。同样是老北京人,刘一达对各种风俗老理儿更加熟稔于心。“我小的时候,年夜饭都在自己家里吃。那会儿饭馆在年三十晚上都关门了,因为他们的职工也要回自己家吃年夜饭。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人包括其他城市来的人逐渐选择在酒楼饭馆吃年夜饭。这虽然省心省事儿,但年夜饭的内涵和乐趣却也打了折扣。”他说。

  今年是鸡年,“过了三十拜年的都是黄鼠狼,因为只有黄鼠狼才给鸡拜年。”等段子在朋友圈广泛流传,还戴着“传统习俗”的帽子。刘一达笑称:“春节的许多民俗,并不是现代人攒出来的,而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传下来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本来是句俏皮话,跟鸡年拜年没有任何关系。”不论是人们生活中的俏皮段子,还是专家学者理性的思考,都体现着这个时代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一面。

  在基层,倾听文化人的声音

  光明日报记者 徐畅

  今年写点儿啥?已经连续几个春节参加“走基层”的我思考了许久。

  腊月二十六晚,一台完全由本地民间艺人参与的晚会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上演,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盆歌”出现在演出目录上,表演者是该项目的市级传承人刘静。她无疑是合适的采访对象。演出结束后,我到后台与身着酒红色旗袍的刘静见了面。“冬天天冷,不少老人扛不住就故去了,所以我们除了这些舞台表演,还有不少孝堂演出,腊月、正月都排满了。”“今晚还有一场演出,马上就得过去。”听着刘静沙哑的嗓音,为了不耽误她当晚的下一场演出,我已不忍让她多说话,便加了微信,相约后续的采访。

光明日报记者徐畅(左)在采访湖南津市文化馆退休员工王沪。 伍振摄/光明图片

  第二位采访对象来自与澧县相隔二十分钟车程的常德津市,是当地文化馆退休员工王泸。今年年初,他刚刚被评为湖南“最美基层文化人”。与刘静春节期间在台前忙着赶场不一样,王泸的忙,在于幕后的久久为功。很难想象,小学学历的他,为整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河戏”和“孟姜女传说”付出了50多年的时间与精力,并完成了数本专著。“我每天都写三千多字的东西,几乎每天都是深夜两三点睡,不分节假日,春节照常。”72岁的王泸,眼袋很深,但眼神却透出文化人的坚毅与执着。我很感动,这位出身重庆的外乡人一头扎进了他工作生活一辈子的城市的文化研究里,抢救并传承着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求回报。

  我是幸运的,在鸡年春节到来之际,欣赏到了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倾听到了基层文化人的声音,寻找到了榜样的力量。于我,这是最美妙的新年礼物。而我要做的,就是拿起笔,把自己在一线看到听到想到的记录下来,把基层文化人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

  寻找“壮举” 感受“平凡”

  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

  今年“新春走基层”,我来到了福建省古田县卓阳乡庄里村,这里是“八闽楷模”周炳耀的故乡。去年中秋节,在抗击强台风“莫兰蒂”的过程中,45岁的村支书周炳耀为避免村民遭受洪水威胁,在清理涵洞淤塞物时被急流卷走,壮烈牺牲。走进这个小山村,我试图从乡亲的口中找寻英雄生前的“壮举”,却时常因为他的“平凡”而潸然泪下。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左一)、邱晓琴(右一)在操作VR设备进行采访报道。 陈舞阳摄/光明图片

  在庄里村,乡亲们称呼周炳耀为“耀仔”。在他的带领下,乡风和睦、百姓守法、收入翻番。在乡亲眼中,周炳耀是个“微笑书记”。卓阳乡乡长李霞与周炳耀共事多年,她说“耀仔”生前总是乐呵呵的,随叫随到,他如此平凡,就像一个普通村民。“他传递的是信心,激励着基层干部,让大家时刻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村民的主心骨、当家人。”

  春节临近,漫步在这座小山村,“耀仔”为乡亲们搭建的图书馆和活动室人气颇旺:有村民在翻阅农科知识图书,有人在畅聊致富经……门前,曾夺走“耀仔”生命的沟渠已进行整修,山泉水在静静流淌。

  除夕前夜,周炳耀25岁的儿子周铭灿发来微信告诉我他的新年愿望:“希望帮爸爸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情,通过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帮助乡亲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或许,未来我也会像父亲一样成长为一名基层干部。”这位曾漂泊他乡务工的小伙子已扎根家乡,开始筹划山村美好的明天。

  什么是一名基层干部的热爱与责任?在这次采访中,我想我已获得了答案。

  从“水果姑娘”身上汲取正能量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今年“新春走基层”伊始,我采写了广西西北部最偏僻的贫困山区天峨县农民崔德军种果树带动全县脱贫致富的故事,这篇题为《野李树“回家”记》的通讯刊发后受到多方关注。

  不少人说,天峨县能够脱贫致富,功劳首先当属“珍珠李”的发现者崔德军。但当年的“二传手”,现任县水果局局长、人称“水果姑娘”的韦发才同样功不可没。

  18年前,韦发才还是一名普通技术员。她看准“珍珠李”的前景后,主动请缨,常年上山下地,奔忙在深山果园里培育研究。培育成功仅是第一步,动员果农种植才是大难题。有的农户种一两年,未见收成,便拔了苗;有的好不容易挂了果,见销路不畅,就将果树砍掉……

  但韦发才没有放弃。她一边进村入户,传授果树栽培护理技术,一边奔走于广州、南宁等地研究开发市场。近几年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她又及时学电脑、学网络,让“珍珠李”搭上农村电商的快车,销往全国各地。

  这些年,韦发才有多次工作调动机会,但她还是留了下来。她说:“‘珍珠李’就像我带到这个世上的孩子,我舍不得离开她。”

  采访中,韦发才一再向我强调她所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多写农民,不要写她,于是在前述报道中有关她的记叙一笔带过。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近,经群众推荐,韦发才获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这是党委、政府的肯定,更是人民的肯定。

  我们常说“好新闻在基层”。基层有许许多多韦发才这样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终年埋头苦干,多少艰辛,多少委屈,无人知晓。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也从他们身上汲取满满的正能量。

[ 责编:吕辰晶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