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科院世经政所光明网主办中国机遇与中国担当研讨会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网动态 > 正文

社科院世经政所光明网主办中国机遇与中国担当研讨会

来源:光明网2016-11-30 09:15

  蒋正翔(光明网理论部副主任):

  2016年中国外交是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一年,彰显了大国气象,凸显了全球视野。第一,2016年多个国家成为中国领导人首次出访目的地,比如欧洲的捷克、拉美的厄瓜多尔等国。这些出访,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中国的外交空白,扩展了中国的外交影响力。第二,周边外交更受重视,成绩更加明显。这些访问不仅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对周边外交更加重视,而且有助于消解南海问题等对中国的不利影响。第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领域更加广泛,在经济治理领域开始唱主角。2016年,我国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赢得广泛关注和点赞;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继续为全球发展事业做出贡献。

  肖 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在过去的十一个月中,反全球化的蔓延和民粹主义的抬头不断震惊世界,甚至可以说这两者所共同代表的某种涌动已经显示出成为世界大潮主流的迹象。而之所以将此二者相提并论,就在于它们在本质上的高度相似,其结伴而行绝非世界历史发展的偶然。2016年可能正是拉开了当代人类“去共同体化”的序幕。我们应当看到反建制主义不仅已经在高度发达的开放社会“险胜”了至少两次,而且其在更加广阔的其它地带已经多次赢得了压倒性的支持。2016年的事实已经说明,低估这一思潮的影响远比高估它要危险。

  王亚娟(《世界知识》主编):

  学术期刊与大众传媒在传播方式、内容要点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不同媒介上传播观点的要点也不同。学术期刊要在找要点与保持内容厚度中找到平衡,为专家学者提供更好的意见发布平台。

  唐晓阳(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

  2016年欧洲难民危机、英国脱殴、美国大选等事件,反映了反全球化的来势汹汹。可见,在欧美发达国家,开全球化倒车的力量已经形成潮流,会在接下去几年中给世界经济政治留下深刻的印迹。与此相反,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球化的力度却日益增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等开放型战略政策方兴未艾。可以说,欧美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早的提倡者,长期以来也从全球市场中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但随着新兴国家的成长,欧美国家遇到了强劲的挑战和竞争,因此产生了反全球化的想法,希望能保住其曾有的辉煌和优势。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今非昔比,欧美的反全球化潮流虽然可能产生一些影响,但在新兴国家不断推进的新一波全球化潮流冲击下终将难挽大势。

  吴文成(外交学院《外交评论》副编审):

  特朗普不是传统的政客,也不是华尔街金融寡头的代言人,他有着拯救美国的使命感。特朗普上台后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其竞选纲领,从而强化美国的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和反全球化立场,在资金、战略定位等层面减弱对现有国际组织的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兴大国构建自己主导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战略空间,这为中国构建自己主导下的国际组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应积极而审慎地在构建自己推动的新的国际组织的同时,加大在美国主导下既有国际组织内部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的提升。

  尹继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候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个性鲜明,是一位完全打破了传统规律以及各种分析框架的全新政治领导人。他是一位美国政坛上不合传统的怪人,“出言不逊”,看似有很多负面的形象。实际上,特朗普之所以能取得美国大选的胜利,是因为他善于洞察人性,非常善于把握听众的需求。比如这次选举,特朗普在激发选民的情绪方面就是一种战略。面对这样与众不同的特朗普,需要避免陷入他的情绪圈套。中国应更多地冷静观察,积极预判,进一步等待特朗普及其团队安排的尘埃落定,保持自身战略定力。同时,适当注重在某些场合给特朗普“面子”,恰当给予一些合法性的支持、让美国获得相应的战略收益。

  任 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我想借用古人的话讲三点内容。第一句是,世界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区域的碎片化,区域一体化,本身是双面,既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又是全球化的离心力。新的全球化,同样是包容性的,没有渐进性的过渡,很难实现整合。第二句古人言,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化就是一种常态。未来世界的大势不变,我们应对变化的方式就是不变。第三句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性问题,要通过预警机制来应对非传统安全区别,还要学会向世界借力量,避免过度的流出,而保持一定的弹性。

  李东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室研究员):

  中国显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的战略选择及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模式对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国内层面看,中国需要解决好经济发展和政治与社会的改革问题,也还需要处理好大陆与香港、台湾的关系。从国际关系层面看,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从全球层面看,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倡导建立命运共同体,推动积极、有效的全球治理。

  徐晏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在反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要填补权利真空,反对美国霸权,反对美国的普世价值观。我们和中小国家站在一起。现在要思考的是用何种形式去填补这种真空。一些国家反对美国的普世价值观,但也并不一定支持中国。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角色是怎样的,我们的定位是区域还是全球大国等,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薛 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室主任、研究员):

  很高兴能够和光明网一起主办这个会议,思想要传播才能够形成影响力,光明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最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新进了一批有经验、有思想的青年人才。而青年学者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以思想取胜。希望今天的会议能够让大家把中国情怀、世界眼光、个人思考借助光明网的平台体现出来,表现出“青椒”的特点,评出青年学者的锐气。

  吴丛丛(光明网总编辑助理):

  我们有专业的编辑团队,能够对专家学者的稿件进行妥当的处理,使其更适合进行网络传播。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稿件,我们有《光明日报》作为高端出口。今年以来,我们更加注重联系优秀中青年学者参与各项重要活动。在未来,我们还会结合最新的传播形式为中青年学者打造更多的平台,比如进行学术会议直播、拍摄理论创意短片、打造知识网红等。

  光明网理论部和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将针对中青年专家持续发力,后续还将协力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共同举办沙龙、组织专题研讨会、推出调研报告等一系列措施,共同发力,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决策。

[ 责编:何晶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