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科院世经政所光明网主办中国机遇与中国担当研讨会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网动态 > 正文

社科院世经政所光明网主办中国机遇与中国担当研讨会

来源:光明网2016-11-30 09:15

  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青年研究员):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绩,实现了中国影响力在周边的显著提升,接下来的发展也会更加有利于中国,体现为三点:第一,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比如缅甸政权在平稳过度后,新政府仍然把中国作为首要外交对象;越南产生稳健派,把中国放在外交的第一位。第二,南海问题实现软着陆,南海仲裁案的无理要求没有得到东盟国家的支持,联合国与国际法院也都发表声明,表示与仲裁法院没有关系。第三,中国积极完善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规则。如“一带一路”倡议取得重大进展,瓜达尔港正式开港,科伦坡港口城恢复开工等,中国正在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周边合作,完善贸易规则。

  左希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特朗普上台之后,中国面临的外交挑战可能更多。第一,特朗普内阁组建匆忙,由此导致人员流动性和决策不确定性增大,很可能影响到美国政策的连续性。第二,从内阁组成来看,右翼保守派所占比例非常大,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有利。但是中美之间依然有合作的空间,解决朝核危机、稳定朝鲜半岛局势需要中美协同发力。同时,中美也可以在反恐领域深化合作,进行情报共享,制定反恐规范标准等。

  节大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特朗普当选可能产生三点影响。第一,关于特朗普的竞选言论,多少会影响以后的政策制定,但既不能完全当真,也不能无视。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对中国态度强硬,这一点需要认真对待。第二,特朗普上台后,关于削减在亚太地区存在的承诺可能会加剧地区的安全竞争。第三,特朗普的当选给国际局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是对中国外交的挑战。

  徐海娜(中联部《当代世界》编辑):

  英国公投退欧和美国大选等事件成为“2016年世界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它们表明,国家主义已强势登场,逆全球化正在成为全球政治潮流。但巴黎气候变化协议的签订及推进、G20杭州峰会等全球治理行为同时表明,全球化在不同领域可能会出现进程放缓,不同领域甚至会出现一些国家行为的倒退,但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全球治理行为才是必然发展和不断演进的世界大势。

  王 磊(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从2016年开始,金砖国家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果,进入了相对稳定运行时期,已经基本完成阶段性任务。如何寻找下一个突破口和重点领域,对金砖国家未来合作就显得极为关键,金砖国家合作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而这种困惑甚至可能的迷茫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而中国在其中仍然继续发挥实质性引领作用。

  徐秀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即将过去的2016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起云涌,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总体来看,纷繁复杂的当今世界,可以用经济分化、政治动荡、社会极化、政策调整和秩序变革五个关键词加以概括。经济分化,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的持续分化。这主要表现为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双速增长态势更为显著。政治动荡,主要是指全球部分国家出现政局动荡和社会混乱。社会极化,主要是指全球性的收入两极分化加重,不同党派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对立加剧。英国脱欧以微弱优势通过公投、美国大选选票相差不大等都反映了社会的对立加剧,很难形成共识。政策调整,主要是指各国都加大了政策调整的力度和频率。秩序变革,主要是指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处于变革进程之中。一些新的机制不断建立、发展和完善,一些旧的机制正经历改革和转型。

[ 责编:何晶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