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儒学诚信资源建设当代诚信体系
——“儒学与当代诚信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纪要
本期主题
社会转型期、新的诚信观生成期中,面对社会生活中一些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面对社会各界加快当代诚信体系建设的强烈呼唤,我们该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借鉴智慧?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7年之际,光明日报社、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共同主办了以“儒学与当代诚信体系建设”为主题的山东社科论坛,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就儒学诚信理论、儒学诚信思想的当代价值和诚信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山东省济宁市和荣成市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两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征信体系建设和信用应用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孔子像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2016年9月28日,山东省曲阜市,丙申年祭孔大典在孔庙大成殿举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会场声音】
儒学——为当代诚信建设提供思想指引
要解决现代诚信问题,不仅需要从现代思想理论中寻求答案,也同样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启迪。儒家历来高度重视诚信,其诚信理论内涵深邃、脉络清晰,是传统社会秩序构建的精神内核和理论源泉,必将为当代诚信体系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引和理论启迪。
“儒学与当代诚信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现场 光明图片
理论源泉:儒家诚信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诚信思想内容丰富。
儒家的诚信是齐家之道、处世之道、治国之要,也是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之一,对解决当代诚信危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和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研究员从核心价值观角度,认为儒家在天人合一的基本架构下讨论“诚信”问题,把“诚”看作是天道的本然,人道的必然。儒家诚信思想经过几千年的递向嬗变,形成了悠久精深的民族传统,构成了当代中国诚信社会建设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支撑。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曰美教授提出了理解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一是诚信的哲学蕴意,二是诚信的历史内涵,三是诚信的当代价值。孔子的“民无信不立”观点,对于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认为,儒家的信德可以划分为“个体道德”“社会家长原则”“治国原则”三个层次,即从个人、社会、国家三方面体现儒家的公德意识,君子人格就是“从事公共事务的品格”。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巩宝平提出,信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与其他诸子各派的信德思想、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与西方的诚信观念各有优劣,需要在古今、中西对比的基础上,多关注孔子儒家信德伦理的传承、转化与创新,补充其公德化、契约化、他律化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探讨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文化的路径。
现实路径:儒家诚信思想的借鉴与当代诚信体系的构建
解决诚信危机,树立诚信意识,需要对诚信体系进行系统化、制度化的构建,这是当代诚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诚信体系,既包括思想观念的内核层次,也包括制度化、法律化的外部层次,以及具体行动实践的外延层面,是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有机整体。儒家的诚信思想,为这一体系的构建路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
通过对当今社会诚信问题的观察,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教授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教授认为,目前社会的诚信危机已经到了不能不重视的程度,儒家诚信观念在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是导致我们现代社会失衡的一个根本原因,规则是诚信的基础,诚信是规则的派生物,在伦理之外必然依靠规则和诚信来解决。
“信”是儒家德治思想的边防,与“仁”“义”“礼”“智”一起构成“五常”,作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起到了安定人心、治国理政的重要作用。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傅永聚教授认为,今天应特别强调公信力对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影响,各级干部既是手握公权的社会事务管理者,又是民众学习效法的榜样,所以,公信力主要体现在各级干部的执行力上。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比较文化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邵龙宝教授认为,现代社会尤其要讲诚信,体现在治理上,就是要求治理者(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忠诚为民,取信于民;体现在经济领域,就是要求商人诚信经营,不欺民;经营阶层要以诚立身,以信为本。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诚信最好的诠释,这一诠释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同时,诚信要与自尊、自信、自爱的法权人格相结合。
针对现代诚信体系建设问题,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师为公教授表示,政治是诚信的关键,要加强政治诚信建设,吏治腐败为最大腐败,应加大惩治力度。菏泽学院杨永副教授认为,儒家诚信不能直接孕育出当代诚信,不仅要把诚信与法治联系在一起,还应把诚信建设放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格局里。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党校讲师贺全进提出,应将儒家诚信思想与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纳入党员教育中。山东省垦利县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高级经济师侯延军提出,将儒家文化与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儒家理学诚信运用于现代信用评级之中。
儒家诚信治学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历代儒者严谨审慎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是儒家学说得以传承不息、源远流长的重要因素,对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学风浮躁、研学不端、学术造假等学术诚信缺失问题都有很大的启迪。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成积春教授认为,应当学习和借鉴儒家诚信治学的思想,强化诚信治学观念,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治学,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治学氛围,同时,以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为借鉴,完善学术评议制度,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奠定制度基础。
【实践者言】
以诚信思想育诚信之人
曲阜师范大学
诚信作为儒家思想精髓、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五常”之一,一直受到曲园人的重视。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校园建设,曲阜师范大学都格外重视“诚信”。
曲阜师范大学一直将孔子儒学作为学术创新的重要聚焦点,向传统要创新,在继承传统中推陈出新。六十多年来,几代儒学研究学者秉承“孔颜型范、春秋学统、海岱情怀、洙泗遗风”之精神追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孔子儒学方面收获了丰厚成果。
在诚信研究方面,致力于诚信思想内涵意蕴的挖掘、诚信观念历史演变的梳理以及诚信文化时代价值的阐扬。出版了“中华伦理范畴”丛书,推出“诚”“信”“忠”等诠释性学术著作,参与主编了“中纪委宣传部重点出版项目”“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重点项目”:《中华传统八德读本》之《信德诠解》《忠德诠解》等理论读物,在学理上进行了富有新意的研究。
在诚信普及方面,注重传统诚信美德及其时代价值的宣讲和传播。面向全校开设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孔子与儒家文化》,将“诚信”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命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系统的诚信教育。组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建设中心”,将学术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文化资源,向社会各界宣讲诚信美德及其时代意义。结合现实的实际案例,分析诚信对于个人、家庭、单位及社会、国家的意义,以唤醒守信意识,激发守信行为,努力使“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实践方面,注重学校“诚信校风”建设,试点“诚信考场”,推行“一言九鼎”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赢得了广泛好评。通过树立诚信模范,曝光失信典型,引导师生增强诚信观念。尤其是通过推行“诚信考场”,无人监考,予以学生更大信任,激发起道德自律意识,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专家观点】
诚信同构 德法共治
王志民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理念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新的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是最讲诚信的民族。“诚信”经过先秦儒家的总结、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释义、阐发、践行的理论体系。同时,“诚信”也是百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正是在吸收孔子、先秦儒家及诸子百家对诚信体系论述的基础上,将诚信列为“五常”之一而世代传承。总结、传承好诚信的文化传统遗产,是当前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新时期诚信体系的历史借鉴和丰富滋养。
“诚”、“信”同构,二元一体。诚信思想是由“诚”与“信”两个既有差别,又相互连通的道德范畴融为一体的:“诚”是道德理念本体,“信”是实践理性法则;“诚”是信的前提,“信”是诚的保证;“诚”是“信”的内在自觉,“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是神,“信”是形,诚信合一,形神兼备,立德立人。当代诚信体系建设,既要注重道德理念内在精神之“诚”的培育,强化新形势下的道德重建,又要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全方位落实法理规则,促进社会人际关系之“信”的树立。
一脉承传,三立之本。在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体系中,诚信作为道德品格和道德关系的范畴,被置于最重要、最基本的德目之中。诚信既是立人之本,又是立世之本,也是立国之本。《管子·枢言》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左传》有“信,国之本也”,儒家的诚信思想体系建构中,既体现着从个人道德到社会关系,直到国家治理中相互递进的层次性要求,也鲜明地确立了诚信在其中的根基和灵魂地位。
建设新时期的诚信体系,首先要明确诚信是每个公民一切道德行为的根基和实质所在。其次要明确诚信既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美德,也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则。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一以贯之地传承诚信理念,才能对内凝聚起全民的亲和力,对外积累起国家的软实力。
传承创新,德法共治。在新形势下建设诚信社会、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家庭,人人诚信,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建立新时期的诚信体系,应大力弘扬数千年来传承不息的诚信传统理念,重新唤起积淀在民族精神深处的诚信良知,最重要的是实现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首先,德治是基础。诚信是以德治国之基础和前提,诚信的德治,要实现个人道德、社会公德、政府官德三位一体、三德共治的局面。其中,个人诚信是基础,社会诚信是保障,政府诚信是主体。其次,法治是保障。诚信法治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舆情治理,以舆论的强大攻势创造出优良的诚信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让诚信成为人人自觉自发的道德行为。二是制度治理,大力加强和完善信用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严密、完善的制度网络,使诚信成为规范中的自觉,自觉中的规范。三是重典治理。要加大刑法等法律对诚信体系建设的介入,以法律的威慑使人们不敢失信、不愿失信。
(王志民,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孟子研究院特聘院长)
【山东经验】
“美德济宁”打造诚信之城
中共济宁市委
充分发挥传统美德资源优势,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为加快建设“美德济宁”,济宁市以“和善向上、友爱诚信”为重要内容之一,在机关、学校、企业内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让争创诚信活动进社区、进乡村。同时,注重用好电视、报刊、手机报、微信、微博等媒体开展诚信宣教,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重诚信、处处有诚信”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健全完善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教育和引导企业恪守诚信。深入开展“厚道鲁商”三级联创活动,积极开展全国知名“信用城市”品牌建设,按照山东省首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两年创建目标任务,推动全市整体信用水平大幅提升。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制机制,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诚信文化建设格局。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为基础,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为支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立市发改委、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双牵头制度,各成员单位协同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和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定期评估本地本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履行职责两促进、两提高,让诚实守信成为每个济宁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成为企业的经营之道,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务人员的执政理念与职业操守,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突出抓好信用系统性基础性工作,构建覆盖各领域的“诚信济宁”建设体系。按照“先基础信息后行为信息、先机构信息后个人信息、先独立运行后联合运作”的路径,统筹全局,系统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组织实施。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力建设全国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立失信预警系统、企业行为标识终身追踪系统、产品品质标识终身追踪系统、企业行为空间与行业自律系统,对失信行为进行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实现信誉行为的科学化管理。
建征信体系 铸“诚信荣成”
张瑞英
2016年4月,荣成市获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山东省唯一、全国仅有的3个县级创建示范城市之一。经过连续四年诚信建设的探索实践,荣成市已建立起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市所有区域和信用产品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会征信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将党政机关、村居组织纳入征信管理的县市,在县域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和信用应用管理工作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信用评价上,荣成市推行政府评级、基层评级、社会评级“三层评级”,制定了涵盖自然人、社会法人、区镇部门、村居组织等全部信用主体的征信管理办法和信用信息评价规定,实行千分制考核和动态化管理,设定了1000分的基础分值,细化了150多项加分项、570多项扣分项,根据征信对象的不同行为进行加减分,按照赋分标准划分为六个等级,对86种严重失信行为实行直接降级。
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凡是市里出台的奖励性政策文件,全部注明适用的信用等级;将信用信息应用与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分配活动挂钩,与岗位招考、评定职称、政府资金补助等社会管理活动挂钩,与干部选拔、评选表彰、发展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推荐等挂钩,对信用等级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同时,16个部门已签署了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还将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12个领域推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
市政府专门设立“信用基金”用于诚信个人奖励,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的,可享受200元养老保险补贴、100元医疗保险补贴和100元公交乘车补助,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请10万元无息担保贷款。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个人荣誉贷”业务,对诚信个人放宽授信额度和还款期限,并给予30%的利率优惠。目前,已有284名市民申请到“个人荣誉贷”,让信用真正成为体现价值的载体。
荣成市加快建设信用体系的探索实践取得良好效果。两年来,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22.8%,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了26%。
(张瑞英,作者系山东省荣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8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