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报业》杂志专访陆先高副总编辑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领导活动 > 正文

《中国报业》杂志专访陆先高副总编辑

来源:《中国报业》杂志2015-12-23 15:57

《中国报业》杂志专访陆先高副总编辑

光明云媒智能电视版作为一个媒体融合产品,实现了手机、PC和电视屏三者之间的无缝连接。我们还通过与中国有线网络合作,将内容推送到有线电视领域,实现内容的跨媒体、跨终端传播。

记者:光明日报在媒体融合建设中收获颇丰,您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

陆先高:说到底,客户端并不是传统媒体的一个单向传播功能,它的优势不在于简单的内容传播,而是要在具有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内容引领下,凝聚用户,核心目的是打造自己的"圈子"文化。

我们一直围绕意识形态、教科文卫等传统特色内容,把光明的品牌和影响力优势发挥到极致,然后通过提供一些新的渠道或产品,来满足这批用户在新闻、文化等教科文卫领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将受过良好教育、有一定文化品位、有独到判断力的人群集聚起来,形成一个"圈子",打造社群效应。

各元素默契配合推进媒体融合

记者:您多次提到理念、流程、技术、产品、人才、渠道、市场和资本是媒体融合的八个方面。人才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光明是如何布局的?

陆先高:光明日报的媒体融合发展,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现有采编队伍的重要作用。光明日报很早就在全社实现了人员上的媒体融合。光明日报记者同时也是光明网记者,见网稿件可依据情况,选择署名光明日报记者或光明网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向光明日报官方微博投稿,也会计入工作量。光明网的记者也可以为光明日报供稿,同样在工作量统计中有所体现。光明网的"光明网评论员文章"栏目,由光明日报评论部主笔,被中央外宣办评为全国互联网新闻品牌栏目。光明日报的"网言"栏目,由光明网负责编辑,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媒体在内容的生产、制作、设计、发布、传播等各环节不断变化,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很多是现有传统媒体缺乏的,如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方面的人才。特别是融媒体中心作为一个技术性支撑平台,技术型员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技术人才的引进,并组建了一支了解媒体需求、适合媒体发展需要的技术队伍,这也是我们在媒体融合领域能够先发制人的关键。

记者:光明日报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

陆先高:我们都在说新闻人才过剩,其实这是一个伪概念。新闻学子走出校园,不适应社会,主要是因为新闻学院培养的人才跟业界需求不吻合,对接不到位。所以,我们也正在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分别共建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加强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抢占新闻传播教育和媒体融合研究先机,力争把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建成"媒体融合教学研究水平领先、在一些研究领域有突出优势和重大理论与应用性成果"的全国示范性新闻传播教学研究基地。我们还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合作,培训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更新现有采编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全媒体采编能力。

记者:媒体融合一路走来,网站、"两微一端"是其阶段性成果,您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陆先高:在这几个传播渠道中,网站在媒体融合中应该发挥主体作用。网站好比一艘航空母舰,任何试图抛弃网站,直接转战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的想法,都是舍本逐末。网站是整个新媒体领域集信息搜集、聚合、整理、归类的基础工程。"两微一端"没有了网站,就像战斗机没有了航空母舰,战斗力可想而知。所以,媒体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中的各个元素扮演着不同角色,只有默契配合,媒体融合工程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记者:您认为媒体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陆先高: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是以产品为轴心,重组资源,核心是要解决在新媒体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局面下,如何通过融媒体产品,创新和拓展传播渠道,发挥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记者:张晓燕 魏艳华

[ 责编:祁伟清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