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光明日报社等共同举办“香格里拉从梦幻到现实”主题演讲活动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动态 > 正文

光明日报社等共同举办“香格里拉从梦幻到现实”主题演讲活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5-12-03 08:30

  【名家·光明讲坛】

  演讲人:丹增 地点:云南省香格里拉市 时间:2015年11月

光明日报社等共同举办“香格里拉从梦幻到现实”主题演讲活动

  丹增,西藏比如县人。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任西藏日报副总编、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云南省委副书记。现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会长。

光明日报社等共同举办“香格里拉从梦幻到现实”主题演讲活动

云南省香格里拉风景(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主持人(云南省香格里拉研究会会长格桑顿珠):本此活动是由光明日报社、迪庆州委、云南省香格里拉研究会共同举办。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旅游者惊奇地发现,迪庆的山川、地貌、文化、宗教和《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情景相似。经过近一年多调研论证,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向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在中国云南迪庆,1998年,迪庆机场建设并正式命名为香格里拉机场,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4年12月国家民政部批准香格里拉撤县设为香格里拉市。今天为揭秘探寻香格里拉的成功案例,特邀光明日报“光明讲坛”在此举办“香格里拉从梦幻到现实”主题演讲活动,为守护、提升、弘扬香格里拉品牌及其精神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讲的题目是关于香格里拉。主要讲四个问题,一、香格里拉的由来,二、香格里拉在世界的传播,三、寻找香格里拉的故事,四、香格里拉现实的品牌价值。

  香格里拉的由来

  “香格里拉”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看过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这本小说的都知道,香格里拉是小说中描写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雪山环抱,四季鸟语花香,人们的生活宁静祥和。

  实际上,香格里拉就是西藏佛教经典提到的“香巴拉”。2500多年来,无论是用梵文记录的释迦牟尼佛语,还是超凡脱俗的十大弟子、佛经贤传的百士圣者,在讲经时都经常提到香巴拉。1998年出版的《藏族大辞典》这样表述:香巴拉,佛教一净土名,意译为极乐世界,又称“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这一概念在传颂过程中有四种表现形式:一种美好的传说,一个神奇的故事,一种梦幻的追求,一种现实的文化。

  文明是多元的,文明是包容的。善良人们的理想家园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香格里拉的理念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这些对我们当前的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西藏,高山环绕、雪山雄奇。在那些巍峨壮观、香烟飘香的寺院中,五彩缤纷的壁画上随处能见到有关香巴拉的画面;大小经堂沿墙挂着的唐卡中,总有几幅香巴拉的挂图;神圣庄重的经书架上,随便都能翻到香巴拉的经文;满腹经纶的高僧,都能讲出香巴拉的各种传说,就是在漫漫转经路上的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在祈求来世转生香巴拉。

  藏民族信仰、向往、追寻的香巴拉,最早源于佛祖的指引。大概在公元前531年,佛祖在印度北方恒河岸边的瓦热纳西最后一次布道时,一位虔诚的皈依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发自内心的贪欲私情,通过修道可以解除,来自外在的酷暑严寒、山崩地裂又能如何消除?”佛祖神色自若地说,那我们建造一个莲花常开不谢,甘池常清不浊,林木常结硕果,田地常待收割,没有疾恨与仇杀的香巴拉家园。

  曾为三世达赖索南绛措授戒、精通文殊菩萨之道的班钦·索南查巴,在他的名著《新红史》中也对香巴拉作了详细的描述。乾隆70寿辰时,不远万里从西藏赶赴承德参加万寿庆典的六世班禅,细读了大藏经《丹珠尔》中的《时轮经》,便撰写了学佛者必读的《香巴拉导引》,活灵活现描绘了香巴拉的图景、香巴拉的状态,论述了香巴拉之路必须经历的生命旅程、生态旅程、积德旅程。而另一个以终生建寺兴教、著书立说、专修《时轮经》的藏传佛教觉囊派的高僧洛桑赤来,比较完整地解释了香巴拉的内涵外延、寻觅路线、境域状况,记载于30多本含着汗浸的手写经书中。

  公元1610年,藏地学者多罗那他,从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到达尼泊尔,在西亚努的寺院,在巴热比斯的佛学院收集了许多梵文记载的关于香巴拉的传说。然后,他回到西藏日喀则边远的觉囊山沟,在以时轮教法立派的寺院里,负重志远,皓首穷经,将这些珍贵资料翻译成了藏文。应该说,他是首个比较全面地翻译关于香巴拉梵文记载的藏族高僧学者。

  盛世修书是人类社会普遍意义的文化规律,元代西藏回归祖国版图,精英思想空前活跃,各种学说风起云涌。从元朝初期,著名学者曲丹绕珠搜集整理散落在寺院、庄园中的各种译经,后经噶玛拔希的弟子,以及历朝历代名人高僧编撰的不同版本的大藏经《丹珠尔》中,都收录了多罗那他的译文。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