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杂志2015年11月(上半月刊)第21期,在其“高峰论坛”栏目下刊发了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文章《融媒体产品的三个维度》,全文如下:
融媒体产品设计重点要考虑传播力、凝聚力和成长性。
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以产品为轴心,重组资源,核心是要解决在新媒体、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局面下,如何通过设计新的融媒体产品,创新和拓展传播渠道,从而实现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增强传播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目的,而传播力由产品的传播价值决定,内容是根本。
凝聚力,则是产品凝聚相关产业链资源的能力。光明日报自身实力有限,承担国家工程较少,得到的财政支持有限,媒体融合工程建设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设计开发的融媒体产品是否能够吸引以及吸引到什么样的机构合作,能凝聚到什么样的资源,通过与产业链相关机构的合作,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成长性,则是指产品的市场收益和盈利模式。媒体融合如果要走下去,就必须形成造血能力,不仅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还要做到持续发展、不断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光明日报融媒体的产品建设,主要围绕内容、平台和渠道三个方面展开。
增强传播力的基础在内容
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目的是增强传播力。要有传播力,首先要有能够传播的产品,而这个产品的基础就是内容。
我们高度重视利用融媒体手段创新宣传报道。比如,对于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解读,光明日报除了在重要版面刊发权威的《光明专论》理论文章外,还将这些文章编辑加工成适合网络、手机和其他新媒体平台传播的形式,扩大传播范围。我们将《之江新语》录制成音频节目,在手机客户端、网站和光明都市传媒楼宇屏播出,创新了传播形式。与中央文明办、中宣部文艺局合办的“百名文艺名家讲故事”、在中央网信办指导下举办的“新常态·光明论”系列访谈、为中国科协定制的“科技名家风采录”等产品和活动,都充分发挥了光明日报在教科文卫和思想理论学术领域的强大优势,产生了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注重以内容建设为核心的产品设计,也很希望和相关机构合作打造产品。比如,光明网和中国社科网合作推出一款产品——“学术卡片”,发挥双方在品牌、影响力、学术资源、产品设计、技术实现方面的合力,推动社科学术成果的传播。
掌控主动权需要平台
在媒体融合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传播力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全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平台。
去年开始,光明网通过与中国电信、中国有线和联想集团合作,推出了光明云。光明云是光明日报融媒体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同时,这个平台也向业界开放并提供服务。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排斥现有的平台,尤其是已经拥有大规模用户的平台,比如微博、微信。但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其为我所用。今年,我们推出了一个新的平台——光明微站。这是一个将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网站、二维码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全部集成统一在后台管理的技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媒体可以统一管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建设手机网站甚至直接生成手机客户端,并且,通过平台丰富的应用接口,可以极大地扩展微信等移动端应用的功能,增强用户黏性。
拓展用户规模靠渠道
渠道是连接最终用户的桥梁。我们通过精耕细作,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按需生产适合其传播特点的内容产品,实现分众传播。
9月底,我们正式发布了“光明云媒3.0版”。“光明云媒”是光明日报的移动客户端产品,针对手机用户开发。在内容上,它主要突出了光明日报的思想理论文化特色,新闻只是背景属性,也只是一个栏目,凸显特色的是时政评论和思想理论文章;在功能上,它打通了“两微一端”,由于有光明微站技术的支撑,通过这个客户端,就可以直接查看光明日报官方微博和系列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在功能上,我们通过与中搜、小知等公司合作,集成了图片识别、情景电商等功能,使它具备更强的服务性。
“光明云媒”又不仅是一个客户端,它是一个跨平台信息服务系统。除了智能手机版,我们还开发了智能电视版、车载导航版,并且开始在部分品牌的智能电视和汽车上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其中,在智能电视上的安装量已经超过1000万台。最近,我们又跟海信、创维、高德等公司签约,进一步推进新兴渠道上的合作。
我们还将建设专门面向有线电视的专属分发平台。依托中国有线全国骨干传输网以及各省地市有线电视传输网,建立光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业务推广通道,将光明日报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力,以融媒体业务的形式推送到超过1亿的家庭用户的电视屏幕上,从而进入传统纸媒从未进入的广电网络。
在公共楼宇媒体方面,光明都市传媒已经在江苏正式亮屏开播。目前,我们通过自建、加盟和合作的模式,正在北京、江苏、上海、甘肃、宁夏等地开展终端建设。同时,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我们又建设了光明校园传媒,专门为高校用户提供服务。
在手机阅读成为主流的时代,我们还在寻找受手机干扰最小的传播渠道。我们已经与重庆镜尚传媒和北京灵智精锐公司达成合作。镜尚传媒在全国中高端美发行业拥有超过15万块屏幕;灵智精锐则致力于电影院线LED屏的建设。我们将根据这两个独特传播渠道的特点,专门制作既体现光明日报特色,又符合不同渠道受众特点的内容产品,实现在这些特殊渠道的传播。
除此之外,我们还继续“精耕细作”一些特殊的垂直渠道,并专门为这些渠道设计“以服务带传播”的产品。比如,与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合作,推出“云端药信”服务。这是我们根据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的数据库,发挥光明日报在医药领域的权威宣传优势,依托光明微站技术开发的药品查询平台。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查询到准确的药品信息和权威的健康资讯;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5000家会员、17万个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建设自己的“两微一端”和手机网站。我们还将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合作,推出“云端农信”,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该产品的溯源信息,验证真伪。我们双方共同搭建“云端农信”服务系统暨农产品诚信联盟,打造农产品溯源信息权威发布平台。这两个产品,都是为了拓展新的渠道入口,以服务带动新闻信息传播。
(作者系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融媒体中心主任陆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