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北京5月17日讯今年是杨西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今天下午14:30,由光明日报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杨西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将在光明日报社召开。杨西光同志家属以及曾经和杨西光同志一起工作过的重要同事将受邀出席此次座谈会。座谈会上,嘉宾们将会从不同角度全面畅谈对杨西光同志的印象,解读杨西光同志辉煌灿烂的一生。光明网将对此次座谈会进行实时直播,敬请关注。
杨西光小传
杨西光,1915年4月7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33年秋,在上海大公职业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春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后,在南京、芜湖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救亡的进步文化活动,先后在报刊上发表进步的文学、电影评论和时事分析文章。1935年到北京大学学习,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并于1936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6年9月至1939年夏,他受党的派遣,到张学良将军率领的东北军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东北军第四十九军一〇五师中共地下党特别支部书记、四十九军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并以东北军一〇五师师部秘书的公开身份为掩护,积极进行上层统战工作。
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并随部队参加了淞沪战争和江西战役。他在东北军中团结教育军官,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组织他们开展进步的读书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组织文工团和宣传队宣传抗日救亡。
1939年9月奉党的命令撤出东北军后赴重庆,任中国青年学会组织组总干事,广泛联系活跃在大后方的进步青年,从事团结抗日的宣传活动。
1940年秋进入延安,先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后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1945年春到陕甘宁陇东地区参加农村工作,后又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华中野战军和华东军区敌军工作部门任俘虏管理处主任,教导总团教育长、副政委等职,从事对国民党军队战俘的管理教育和对国民党军队的政治工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随军赴上海接管同济大学。1949年8月调福建,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福建日报》总编辑,福建省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委委员等职。1954年9月调回上海,历任中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解放日报》总编辑,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教育卫生部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候补书记,前后达10余年。
“文化大革命”初期,杨西光就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被非法扣押、监禁达七年之久。在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原则,不说假话,勇于自己承担责任,坚贞不渝地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7年入中央党校高级班学习。1978年3月,调至《光明日报》任总编辑。同年5月,他主持修改并果敢地决定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他顶住重重压力,积极组织文章参加了这场讨论,为拨乱反正,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战线做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殚精竭虑地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领导和组织了《光明日报》的改版工作,加强了《光明日报》对科学、教育、文化战线的宣传报道,加强了理论宣传。在报纸工作中,他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办出自己的特色,并且身体力行,努力纠正报纸工作中的“左”的僵化倾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联系知识界、学术界、文化界人士,倾听读者的呼声,努力改变报纸的面貌,使《光明日报》真正成为一张知识分子的报纸,受到知识界的欢迎。
杨西光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并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
1989年5月14日,杨西光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