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世祥:“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核心报道:继2013年12月31日本报1版刊发《“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追记四川省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毕世祥》后,2014年4月3日,本报1版刊发《心廉身洁真情为民——追记四川省“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毕世祥》,相关报道15篇。
主要事迹:毕世祥生前系四川省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3年12月16日,下乡途中遭遇车祸不幸殉职,时年53岁。他信守“要把所有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养育自己的党和人民”的诺言,在藏区工作30多年,坚决捍卫民族团结,与分裂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2010年玉树地震后,他冒着余震、滑坡危险,迅速赶赴甘孜州受灾地区开展抗震救灾,一年17次深入灾区指导重建。他曾两次因公遭遇车祸并留下后遗症,但仍不顾山高路险,奔走在牧区草甸,不通公路的地方就骑马甚至步行前往,被群众称为“马背上的局长”(他曾任甘孜州旅游局局长)。他经常入户走访,同群众结对认亲,拿出工资接济困难群众,殉职时衣兜里还装着为孤儿买新衣的记事便条。
社会反响:中组部授予毕世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宣部将他列为“时代先锋”。
张伟:“焦裕禄式的好校长”
核心报道:2014年4月20日,本报1版刊头条发通讯《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追记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后续报道2篇。
主要事迹:“要让乡里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数年间,他把学校教学质量从全县后3名提高到前3名;他婉拒民办学校20万元高薪聘请,坚守乡村校园;工作20年,他始终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学校宿舍,除了电视机,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乡一中校长张伟,年仅42岁就累倒在岗位上。他始终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对待教育事业,他在工作日志上写道:“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社会反响:中央领导同志肯定。在本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张伟被推选为2014“最美乡村教师”。
赵亚夫:53年扎根农村的农业科学家
核心报道:2014年5月29日,本报1版头条刊发《在泥土中,叩问生命的意义——记时代楷模、农业科学家赵亚夫》,后续报道2篇。
主要事迹:53年扎根农村,赵亚夫用知识为农民服务,把百姓致富作为毕生追求,却从不收农民一分钱。他曾24次到日本学习先进技术,2002年退休后,毅然选择到江苏句容县最穷的戴庄村,把最穷村变成了小康村;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先后18次奔赴四川绵竹,在当地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从扶贫式开发到致富式开发,再到普惠式开发,赵亚夫用自己独特的“三部曲”创新了“三农”发展模式,带领戴庄村村民百姓脱贫致富,走上新型农业的小康之路。他身上所呈现出的知识分子高尚品格和社会担当,感染和鼓舞了更多的人。
社会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肯定,中宣部领导称誉他为“点燃大地的活雷锋”。中宣部授予赵亚夫“时代楷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