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文化产业】
百舸争流千帆竞
——从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候选人看文化产业发展
2014年是中国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一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各地为文化产业繁荣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空间。在日前光明日报公布的“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30名候选人名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多个文化产业领域代表的身影。这些候选人既有传统文化企业的领军者,也有新兴文化科技领域的“弄潮儿”;既有“草根”自主创业的成功典范,也有国有文化“巨头”企业的“掌舵者”。2014年,他们在各自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更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梦想。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与前两届相比,本届文化产业年度人物的入选者涵盖了更多行业领域和更广泛的地区,也更加体现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展现出2014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风貌。
1.各行业发展潜力全面释放
本届入选的30名候选人包括了文化艺术、广电影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创意设计等各行各业的精英,与往届相比,本届文化产业年度人物的候选者涉及领域广泛。从统计数据看,本届新增设的文化科技、文化金融、创意设计类别的候选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文化产业领域多样化趋势明显。
2014年文化产业投融资成为了热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相结合;2014年3月,《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出台,明确文化和金融合作对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文化产业这一“轻资产、融资难”的领域,民生银行文化产业金融事业部总裁万晓芳成功打造国内银行业第一家总行级文化产业专营机构,摸索新的模式,为各行业近200余名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陕西华清池的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多年来口碑极佳,山水实景、历史故事和名诗、演员出色的演绎,张小可的出色策划让其成为陕西文化旅游的旗帜产品。黄巧灵的《宋城千古情》同样备受赞誉,2014年千古情的模式被复制到了三亚、丽江和九寨沟,带动全国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发展模式。
厦门凤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凤飞、东道设计公司董事长解建军,他们既是公司的创办者,也是优秀设计师。2014年APEC会议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他们分别参与了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和视觉形象设计,出色的作品让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集艺术家和企业家于一身,用创业的双手将梦想放到无限大。
还有占23%的其他各领域的入围者,他们有的建立了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和项目,有的致力于生态修复美学,有的业务跨界涉及多个文化领域,足见文化产业发展已呈现多元化趋势。本届评选活动对入选者行业进行细致划分,也覆盖了更多文化领域,从而关注和鼓励更多文化行业的优秀企业家,促进各行业的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2.中西部地区“崭露头角”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届30名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候选人来自全国13个省市,这些省市中,北京、浙江、广东传统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占有很大优势。其中,仅来自北京的候选人就多达十人。同时,云南、甘肃、陕西、青海等中西部地区“崭露头角”,均有文化产业人物入围候选人名单。
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文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北京作为首都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领域人才集聚,形成了较大的文化消费市场。这些优势让北京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先行者。
回顾上一年,表现突出的浙江、广东、上海等地2014年度仍然保持良好态势,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和长处。如文化科技领域的两名入选者——阿里巴巴的马云、华数传媒的曹强都来自浙江。华数集团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成为了国内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佼佼者,而阿里巴巴的上市更是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他们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走在了时代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虽然经济水平低于东部地区的省份,但也产生了文化产业领域业绩优秀的领军者。这些地区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优势给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
昆明新知集团董事长李勇,怀着“文化报国”的理想,将连锁书城从省内复制到了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赵秀玲所领导的敦煌天赐一秀文化产业园,是“丝绸之路”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发挥自身文化优势,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自有品牌……这些入选者的地域分布反映出我国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带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云南、甘肃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发挥了地理位置优势,在文化领域业绩斐然。
3.民营文化企业表现抢眼
陈海燕、徐俊、曹杰、樊希安……在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中,这些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候选人表现抢眼,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大量民营文化企业领军人物在此次推选中脱颖而出,也入围30人名单之列,马云、王中军、杨丽萍、陈建国、张小可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由此可以看出,此次文化产业年度人物30人既有国有文化企业的“掌门人”,也有民营文化企业的“佼佼者”,体现了2014年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文化企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2014年2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明确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随后,一系列涉及支持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这一切为文化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良好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