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同志到会并讲话。
光明日报北京7月28日电(记者甄澄 靳晓燕)“校训是中国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宣部、教育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2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中宣部、教育部以及20所高校的有关负责人汇聚一堂,围绕以校训精神文化为载体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讨。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出席会议。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在致辞中指出,校训不仅展现了大学精神,也从不同角度阐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当前,在大学这样一个培养和传播公民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校训正通过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释放着“正能量”,是师生员工在精神传承和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校训中传递的理想信念,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着高度契合。校训的背后是信仰,是整个国家、民族、人民的追求在高校层面的体现。校训在展示学校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引领每一位师生的人格和追求。在当前思想文化日趋多元的现实背景下,更应把握好校训的传承性与崇高感,通过传播和弘扬校训精神,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教师塑造更加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何东平表示,光明日报将在创新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实践中挖掘更多像“校训的故事”这样生动理想的载体,从而取得更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
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等20所高校的代表先后围绕各自学校校训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利用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和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总编辑何平东同志到会并讲话。
“大学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现场。
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同志(左)与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右)相互问候。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高校代表、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邱勇发言。
高校代表、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义丹发言。
高校代表、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萧思健发言。
高校代表、同济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建平发言。
高校代表、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勇华发言。
高校代表、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健发言。
高校代表、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应飚发言。
高校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发言。
高校代表、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沈炜发言。
高校代表、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赵平发言。
高校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发言。
高校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利发言。
高校代表、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平生发言。
高校代表、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发言。
高校代表、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福廷发言。
高校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纪委书记才巨金发言。
高校代表、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彭世文发言。
高校代表、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