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行政体制。腐败啊,某些经济特权啊,这些很多都跟我们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相关联,如果我们真正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真正做到政府公开透明,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次提出的加快财政预算的公开,就为我们推进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我们说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希望每个人都关注我们的改革,因为这三五年对中国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太关键了,如果这件事能解决好,中国的潜力就能释放出来,还可以为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做一个长久的规划。
主持人:您刚刚谈到了改革方面的内容,在今年两会当中还有很多委员代表都提到了城镇化建设,冯冀才就提到城镇化不能消灭传统村庄。
迟福林:对。
主持人: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也说到,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这里所说的记得住乡愁您是怎样理解的呢?
迟福林:这是大家的一个追求,(我们都)越来越感觉到城镇化带来的很多矛盾,比如北京严重的雾霾。这几年我也在关注城镇化,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也就是你刚刚提到的(习总书记的话)。要走到这样一个美好的城镇化靠什么,还是靠改革。在我的研究当中,我认为第一,我们正处于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阶段。现在中国的规模城镇化比例达到53%左右,而人口城镇化只有3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的平均水平是50%左右。我国大概还有两亿多农民工都算不上真正的城镇人口,这样的城镇化还算不得人的城镇化。我们的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可能是奠定人的城镇化的最重要的基础。第二,要推行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你说我们城市为什么要大品牌,如果我们的城市和农村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大家在产业结构和社会福利制度上差不多的话,这个城市就变成田园城市了。大家说享受的田园风光,在我们现在的很多地方已经被城市消灭了。所以我们要城乡两元结构,城市摊大饼,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然后在制度安排、产业结构布局、管理方式等方面逐步完成一体化。我想这是实现我们说的有追求的美好的城镇化的一些必要的改革。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现象,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之间好像往往非常紧张。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很多时候需要大拆大建,这个过程中,如何既融入现代元素又保护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迟福林,这个叫规模城镇化,规模城镇化就是大拆大建,高楼大厦一片接一片。但这里面存在问题,我们单纯追求城镇化规模,追求经济总量,经济总量靠什么,靠投资,靠房地产,靠重要的工业项目,所以搞的城市,比如北京,严重雾霾,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文化问题应该是我们的根本问题,我们发展城镇化是为了谁,是为了政绩还是为了人,只有为了人,人积聚起来,带来传统的工业化,再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这样我们城市的产业结构才能合理。这是个重要的命题,城镇化究竟为了谁。
主持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两会当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出镜率最高。
迟福林: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城镇化的出发点落脚点,要有利于人的生活、有利于人的工作、有利于人的发展。这样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的城镇化。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城镇化应该有各种公共设施。不能为了建楼,消灭了很多公园;不要建了很多楼房,工厂,忘了公共文化设施,我们的医院还拥挤不堪,要发展我们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在今天的城镇化文化发展里,最重要的是要将农民融入进社区,不能搞两元文化。农民工进城,除了他的户籍和社会保障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要能融入城市中,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文化裂痕,不仅影响当代人,也会影响他的子女。总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出一条适合人发展的,可以满足生活、文化医疗教育多层面需求,有社区性的城镇化道路。
还有行政体制。腐败啊,某些经济特权啊,这些很多都跟我们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相关联,如果我们真正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真正做到政府公开透明,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次提出的加快财政预算的公开,就为我们推进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我们说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作为一个政协委员,我希望每个人都关注我们的改革,因为这三五年对中国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太关键了,如果这件事能解决好,中国的潜力就能释放出来,还可以为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做一个长久的规划。
主持人:您刚刚谈到了改革方面的内容,在今年两会当中还有很多委员代表都提到了城镇化建设,冯冀才就提到城镇化不能消灭传统村庄。
迟福林:对。
主持人: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也说到,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这里所说的记得住乡愁您是怎样理解的呢?
迟福林:这是大家的一个追求,(我们都)越来越感觉到城镇化带来的很多矛盾,比如北京严重的雾霾。这几年我也在关注城镇化,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也就是你刚刚提到的(习总书记的话)。要走到这样一个美好的城镇化靠什么,还是靠改革。在我的研究当中,我认为第一,我们正处于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阶段。现在中国的规模城镇化比例达到53%左右,而人口城镇化只有3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的平均水平是50%左右。我国大概还有两亿多农民工都算不上真正的城镇人口,这样的城镇化还算不得人的城镇化。我们的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可能是奠定人的城镇化的最重要的基础。第二,要推行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你说我们城市为什么要大品牌,如果我们的城市和农村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大家在产业结构和社会福利制度上差不多的话,这个城市就变成田园城市了。大家说享受的田园风光,在我们现在的很多地方已经被城市消灭了。所以我们要城乡两元结构,城市摊大饼,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然后在制度安排、产业结构布局、管理方式等方面逐步完成一体化。我想这是实现我们说的有追求的美好的城镇化的一些必要的改革。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现象,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之间好像往往非常紧张。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很多时候需要大拆大建,这个过程中,如何既融入现代元素又保护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迟福林,这个叫规模城镇化,规模城镇化就是大拆大建,高楼大厦一片接一片。但这里面存在问题,我们单纯追求城镇化规模,追求经济总量,经济总量靠什么,靠投资,靠房地产,靠重要的工业项目,所以搞的城市,比如北京,严重雾霾,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文化问题应该是我们的根本问题,我们发展城镇化是为了谁,是为了政绩还是为了人,只有为了人,人积聚起来,带来传统的工业化,再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这样我们城市的产业结构才能合理。这是个重要的命题,城镇化究竟为了谁。
主持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两会当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出镜率最高。
迟福林: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城镇化的出发点落脚点,要有利于人的生活、有利于人的工作、有利于人的发展。这样的城镇化才是可持续的城镇化。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的城镇化应该有各种公共设施。不能为了建楼,消灭了很多公园;不要建了很多楼房,工厂,忘了公共文化设施,我们的医院还拥挤不堪,要发展我们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在今天的城镇化文化发展里,最重要的是要将农民融入进社区,不能搞两元文化。农民工进城,除了他的户籍和社会保障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要能融入城市中,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文化裂痕,不仅影响当代人,也会影响他的子女。总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走出一条适合人发展的,可以满足生活、文化医疗教育多层面需求,有社区性的城镇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