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2月26日电(李苑)媒体品牌如何建设?一个优秀新闻如何履行职责?今天,光明日报邀请媒体界、出版界、高校的专家学者,举行光明日报庄建新闻作品研讨会,分析个案,探索规律。
从事工作近40年,庄建的体悟是:是一辈子做功课的职业,永远行走在路上的职业,有担当的职业,激情燃烧的职业。
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宋木文在发言中说,读庄建的新闻作品,总能强烈地感受到思想内涵的深度、文化底蕴的厚度和写作技巧的高度。他说,在当今出版界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有所缺失的情势下,这些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紧密结合的佳作,对出版起着一种强魂健体、引领走向的作用。“新闻写作,同样会产生优秀的作品,甚至伟大的作品,但未像文学作品那样受到应有的重视。”
“庄建的采访很有特色,经常是在寻常的聊天中不知不觉进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说,她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跟时代很贴近的心。她一身正气,爱憎分明,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很充分。”
在新闻实践中有爱心、专心、恒心,是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对庄建采访实践的评价。中国外文局原总编室主任魏秀堂说:“庄建的新闻作品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用故事来写人、写事,表达主题思想。在文学作品中讲故事,自然不过。但在新闻报道中努力发掘能感动人的故事,并且讲好这些故事,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也体现了作者的采访功夫、文字功底、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
“新闻采访写作中体现的科学史观、宏观驾驭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庄建新闻实践的特色。”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程曼丽在分析庄建新闻作品时说。她认为,对事物宏观驾驭的能力,源于日常的积累和知识储备,源于对报道领域和对象的熟悉,源于力求使自己成为报道领域的专家。只有对前沿问题、整体情况有自己的判断,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征认为,在社会价值多元的今天,庄建的报道把文化的作用、文化与市场的关系等最不好讲的道理讲清楚了。宏大的主题但没用宏大的叙事,她的文字很现代,能用新语言解释老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