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语欢歌,同叙真挚情谊;喜庆祥和,共迎光明盛景。今天晚上的北京新云南大厦,嘉宾云集,他们以“光明”的名义相聚,出席“光明之夜——2012年光明日报社新春答谢会”,一道分享2011年的辉煌与荣光,共同眺望璀璨而敞亮的未来。
60多年来,《光明日报》与祖国共同成长,与祖国一起享受荣耀,与祖国一起经历曲折和困难,而在荣耀、曲折和困难中,一直有读者们的陪伴,我们深怀感念。在构筑党和政府联系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时,有读者们的贡献;在捍卫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坚强阵地时,有读者们的支持;在耕耘知识分子精神家园时,有读者们的鼓励。《光明日报》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融入了广大读者的关心、支持、厚爱和情谊。
“宏观、权威,政策指导性强,内容丰富而深入,报道及时,文笔好,版面大气,新闻性知识性好,专版学术性层次高、理论性强,热点观察,分析透彻……”在答谢会上,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代表公布的读者调查报告显示,在读者的心目中,光明日报依然是“高度”、“深度”、“厚度”的代名词。
接受这次调查的读者,有年逾古稀的退休老人,也有青春飞扬的在校学生;有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也有普通的工人农民,其中不乏有着几十年报龄的老读者,《光明日报》在他们的心中有千钧重,被视为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
热心读者、81岁的马艳秋走上舞台,讲述着他们一家与《光明日报》的情缘。
她的爱人黄涛是以编辑《星火燎原》闻名于世的出版家和编辑家。《光明日报》创刊不久,他就成为这张报纸的忠实读者。1988年离休后,他开始自费订阅《光明日报》。20多年来,他看过的《光明日报》一张不少,每月一捆,按时间顺序,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书房内,报纸因长假停几期,也被他附上纸条注明。
2008年8月9日,88岁的黄涛临终遗言竟然是:“把《光明日报》收好,回去还要看。”2011年5月25日,马艳秋让全家收集了23年的271捆《光明日报》回到“娘家”,光明日报的员工视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几个月来,记者和编辑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好文章如泉水一样,奔涌不止,读了使人振奋,让我看到伟大祖国的光明未来。”马艳秋盛赞《光明日报》是读者的贴心人。
“《光明日报》在知识理论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经常在关键时刻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是一家有力量的媒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表达着他的敬意。
“一份《光明日报》在手,学养、知识、学问尽在其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冯远说他是《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
读者的厚爱,令“光明人”快马加鞭,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和镜头,力求为读者奉献精品,为时代写真立传。
“……春蚕啊丝吐,生命秉烛,正气啊风骨,勇担重负。绘就那桃红李白,承受那严寒酷暑,不屑那热讽冷嘲,放下那沉浮荣辱。美丽的母亲把生命付出,美丽的母亲把大爱倾注。”来自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的青年教师刘芳,以饱满深情的咏唱,传递着对“博导妈妈”石秋杰的切切思念。她说,演唱这首《美丽母亲》,让她深深地感受到师恩如母爱般宽广。
“博导妈妈”石秋杰和一个约定演绎15年真情的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创新服务“三农”的“泥腿子”院长王庆煌、农民的“政策使者”米吉提·巴克、行人间大善的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知识”与“道德”的“渡船人”石兰松、奋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线的中央编译局编译群体、扎根海岛39年的好医生吴棣梅、衢州救人“三教师”、用爱心为他人奏响生命续曲的吕明玉等一起,是光明日报在2011年率先推出的重大人物典型,他们以平凡的故事奏响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华美乐章,《光明日报》向他们投去凝注的目光,让他们走到时代的前台,接受世人的掌声与祝福。
回眸成绩,信心盈怀;展望前路,不容懈怠。
“……它们或状写纷纭世相和多彩人生,或描绘情感心绪的起伏摇曳,或倡扬生活与生命的情趣化艺术化,或展现大千世界的光影交织,或捕捉来自岁月深处的古风遗韵,或标举与新时代相伴生的审美风尚。所有这些不同形式的呈现,都将引领您步入一片美的天地,光风霁月,清景无限。”表演艺术家石维坚朗诵着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撰写的《光明文化周末》发刊词《期待诗意的生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光明文化周末》的创刊,体现着媒体自觉的文化担当。
今天,表演艺术家石维坚患有感冒,嗓子有些沙哑,但是他的表演饱含深情,并且还献演了孙中山的一段台词,以此表达对《光明日报》的由衷感激。他说,1981年他初次扮演孙中山时,光明日报记者马雨农对他进行了专访,这让他备受鼓舞,记忆深刻。
武警文工团演员们的歌舞表演成为答谢会的主体内容,其他艺术家们也纷纷亮出“绝活”,为《光明日报》的亮丽前景送上诚挚的祝愿:青年钢琴家李云迪的演奏激情四溢,青年京剧演员王奕戈的京剧表演有声有色,雕塑家吴为山在现场为他的作品《小背篓》举行义卖,拍卖所得善款一并购买《光明日报》,赠送给西部贫困地区。
83岁高龄的书法家李铎现场挥毫“光明在前”,画家毛伟以丹青之笔绘就一头在红日照耀下“勇猛精进”的壮牛,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在一旁轻弹浅吟,他们三位一起,奉上了一场古风古韵的视听盛宴。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机遇,降临我们的国家、民族,也降临以建设大文化为己任的《光明日报》,我们没有理由不发奋!”光明日报副总编何东平的致词掷地有声。
以“光明”的名义相聚,“光明”也正在路上,款步走来。
(光明日报北京1月8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王国平 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