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谢谢!下面有请教育部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葛晨虹同志发言。
葛晨虹: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
在这个事迹当中,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感动,首先让我感动的是大学生们,其次是李维贺老人的善良,所以我今天在发言当中,锁定在这个题目上——“他们在与高尚同行”。
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为我们呈现了一组影像、一组令人起敬的当代大学生的影像。15年是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每个人的人生也会发生很多很多变化,但是这些大学生15年来信守着对同学的情感和道德关爱,没有改变。在这些同学践行的承诺当中,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些很多年积淀出来的、沉甸甸的、黄金一样的高尚品德和品质。其实我们在细读这些大学生事迹的时候,似乎简单平凡,就是一个很简短的、质朴的约定,他们的行为默默在做,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行动,但是为什么这样一群学生,他们的事情能够打动我们、感动我们,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他们的行为品质当中蕴含的中国精神,甚至是人性精神当中最美最深刻的东西:爱心、责任、奉献、信诺。这些东西最能打动我,这是他们的品质当中沉淀下来的。
第二,他们的事迹打动我,还因为其中蕴含着一种难得的坚毅品质和人生习惯。一群大学生,在当年一句普通的,但是充满关怀和责任的约定,一坚守就是15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坚守一年两年三年可能不会让我们像今天这样感动,难的就是坚持长期做好事、一辈子做好事。每个人都有习惯,但不是每个人的习惯都让我们感动。针对这个问题他们曾经说,习惯的事情和应该习惯的事是两回事。这群大学生,他们坚持了15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表达出的是和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很多价值相一致的应该的习惯。实际上这是我们应该倡导的好的行为习惯。
这组大学生群像带给我们的很多感动,还和我们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利己无信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对比之下,这些大学生的行为更显得难能可贵。学习伦理学的同学老师都知道西方一位伦理学大师麦金太尔,他呼唤人类要回归美德,并形成了影响很大的美德伦理学。麦金太尔在批评当今时代功利的同时,这群大学生的美德形象,给我们这个功利时代带来一抹亮色。
我也在体会他们的感觉,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些同学认为同学父母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同学未尽的责任就是他们的责任。他们的作为虽然说起来简单平凡,但是小爱当中彰显大德,体现大爱。他们把一个个小我、自我画在大我当中,在大德大爱当中散发光辉。
这不光对他们很重要,对国家、社会也非常重要,孟德斯鸠曾经强调共和国需要品德。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以及和谐社会、人民幸福的构建当中,社会确确实实很需要这样的一群大学生,来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品德力量。
在整个事件当中,还有一个很让我们动心——我们的媒体《光明日报》。15年前这些大学生做好事并不能让大家知道,但是一个社会应该让好人好事人尽皆知,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需要这样,社会道德需要导向、需要营造。谁来承担导向、营造的任务呢?有很多层面:国家政府、教育者,当然还有媒体,还有更多更多。光明日报这次在媒体当中率先做这样的导向,这样的传播,非常好,这点让我很感动。
软实力告诉我们,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当中,软实力有时候比硬性的东西、实力可能更要影响社会发展,作用更大。哪些是软实力呢?公民素质、道德风尚、社会价值观,这些东西对于公民素质、社会风尚、国家软实力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树立一些学习的榜样,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正是在进行软实力的打造,国家软实力的建设。
社会如果道德感缺失,社会风气一定好不了。有时候为什么会感叹社会的无信、利己等现象的存在?和整个社会生态环境、风气是不是很好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力行道德的人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肯定,就应了某位诗人所说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融入这种评价不明、善恶扬抑不公的社会环境,久而久之必导致德行与社会回报的二律背反,并引发不利于社会道德风气建设的恶性循环。
这组大学生群像的榜样示范,在感动社会、打动人心的同时,也一定会激发更多人去关爱他人、承担责任。被高尚而感动的人们,虽未成为道德模范,但都应向楷模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