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本报与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优秀志愿者座谈会,总结交流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认为,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显著标志和重要推动力量。会议提出,要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文化,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内在动力和有力支撑。会议强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总结成功经验,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愿望出发,精心设计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机制,规范志愿者的招募和注册,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要切实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在中央文明委的领导下,发挥好中央文明办的牵头作用和各有关部门的自身优势,形成各负其责、各展所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做大做强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经费支持,把人们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把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会上,上海市和广州市文明办负责同志介绍了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情况,全国优秀志愿者代表上海市文明办巡视员陈振民,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北街社区主任王素娟,湖北省武江市“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董明,湖南省长沙市“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园长孟繁英,北京市东城区13路西行站台文明乘车引导员胡雅丽等畅谈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亲身经历和心得体会。本报副总编辑刘伟,报业集团副秘书长陆先高,国内政治部副主任马兴宇等参加了会议。 (国内政治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