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胡占凡总编辑出席
“创新·人才湖南文化建设研讨会”并讲话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领导活动 > 正文

胡占凡总编辑出席
“创新·人才湖南文化建设研讨会”并讲话

来源:光明日报2010-11-22 08:45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文化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预示着文化发展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今天,由本报和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协办、天娱传媒承办的“创新·人才湖南文化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文化产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就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未来提出设想,对文化领域面临的时代课题做出解答。

  研讨会犹如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三个多小时的研讨会里,湖南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与大家分享他们艰苦创业与发展的心得,并与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和真知灼见互补互动,让听众感受到文化产业春天的勃勃生气。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与会专家认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第一推动力。在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的浪潮中,湖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由重数量向重质量,人才引进由刚性向柔性,人才激励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人才队伍日趋年轻,创新型人才成为主体,高端人才显著增多,国际化人才崭露头角,复合型人才突破瓶颈,滚动式、阶梯式、链状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形成。在强大的人才基础和创新动力支撑下,湖南省文化产业连续五年保持20%的增速,广电、出版、动漫、演艺等优势板块迅速崛起,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文化湘军”。

  与会专家建议,文化产业振兴,首先要振兴人才开发,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战略体系。政府应当重点扶持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企业家的培养,在体制机制、政策和工作制度上全方位为人才特别是社会民营企业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全社会的创造力能够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报总编辑胡占凡出席研讨会并指出,湖南地处中部,经济相对沿海地区欠发达,财政和人均收入也相对较弱。但是,近年来湖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却成绩突出,在许多方面领先全国。湖南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湖南把人才资源当做第一资源。探讨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对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总结,更是为加强新形势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思路,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路建平指出,湖南省高度重视文化创新和文化人才培养,先后出台《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和《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规划》。而正在制定中的湖南省“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更是将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和提高文化软实力一并列入未来战略研究的重大选题。“湖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新世纪文化湘军100人”是湖南100万文化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和中坚力量,这个热爱文化、富于激情、长于创新的人才群体,推动了湖南文化繁荣发展春天的来临。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中宣部改革办主任张晓虎,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明,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肖鸣政等专家学者参加这次研讨会并发表演讲。本报副总编辑李春林出席了研讨会。

[ 责编:田文姝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