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我们希望做北京文化传播的创新者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领导活动 > 正文

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我们希望做北京文化传播的创新者

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2019-09-05 09:17

  【名家话文化】

  我们希望做北京文化传播的创新者

  ——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

  作者:郑芋 王玉荣

  陆先高,现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光明网董事长。历任光明日报总编室、文艺部编辑,光明日报社总经理室副总经理、经理部主任,光明日报社副秘书长、光明网总裁兼总编辑。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经营管理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我们希望做北京文化传播的创新者

资料图片

  记者:陆总您好,感谢您接受采访,我们首先想了解您和北京因何产生了关联?什么机缘下来到北京工作?

  陆先高: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分配来到北京,来到光明日报工作,转眼已30多年,北京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老报社位于南城虎坊桥。琉璃厂离得不远,名家书画悬于窗,是那时的雅游之所。记得刚来北京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租车,后来街上才开始跑黄色面的,流行二八自行车,燕舞录音机卖得很火……北京的快,快在这座城市的变高变大,人们越来越快的脚步;北京的慢,慢在心底深处,依然还有陶然亭的芦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记者:您最喜欢北京哪些地方?包括地理历史、人文环境等等都可以。为什么?

  陆先高:喜欢一座城,源于这里的文化和底蕴。这里有传统和现代,有过去和未来。作为五朝都城,悠久历史留下的丰富印记,让你可以时刻去碰触,可以在怀古中沉思,可以与精英知识分子谈论士志于道,感怀这里的美善之极。北京是大古都,也是现代化大都市。不论城市发展多快、规模有多大,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灵魂。她保有定力、自然亲和,她建在书籍之上,总能把岁月沧桑幻化为人们内心的力量。我很喜欢梁思成对于北京城的设想,世界独一无二的城墙环城立体公园,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今天的北京正在做很多保护和抢修工作,包括古城墙的修复、老城保护、中轴线申遗保护。当然,延续千年文脉,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我们希望做北京文化传播的创新者

资料图片

  记者:从事媒体行业多年,您觉得传媒对文化建设有怎样的意义?

  陆先高:历史地看,传媒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引领力量。作为中央媒体,对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意义更加特殊而重要。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为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发来贺信,强调“坚守思想文化大报的定位”。从光明日报诞生之日,就与知识分子有着天然联系,就是为思想文化而生。名家大家怀抱荆山之玉,我们宣传其学说成就,薪尽火传不知其尽;我们希望成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为其疾苦奔走,历七十载而不渝。我想,这也是源于我们的初心。

  记者:在推进北京文化建设方面,您参与很多工作,有哪些创新做法?

  陆先高:京城的高校院所名人荟萃,也聚集了我们大量的读者群,他们的学术思想、理论见地、心灵追求,在我们的报纸和平台上展示传播,成为了一个时代最生动的文化印记。我们希望做文化思想的纪录者,关注前沿学术思想和理论动态,开设光明学人、光明智库、文艺评论等特色版面和频道;我们希望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我们为保护京城名人故居大声疾呼,为北京非遗传承不惜笔墨,还采用手机直播形式让非遗大师走近普通受众,让传统文化长久绵延;我们希望做北京文化传播的创新者,我们和北京市共同主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40位外籍专家评北京巨变微纪录片”推广活动,这是光明风格和北京题材的碰撞,也是我们媒体融合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

  记者:我们注意到,现在主流媒体的传播形式和方式转向多元化、趣味化,这种形式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好感。您能为我们提供一些转向背后的故事吗?

  陆先高:我们的创新绝不是盲目跟风,不是只为吸引眼球,也不是迷信所谓算法,单纯追求爆款,而是要坚守我们的初心,围绕定位和特色去开拓新的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为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发来的贺信中多次提到“知识分子”,强调“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待和热情关怀,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比如,围绕文化教育等特色领域,我们探索手机直播内容和场景创新:高校招生主任大直播创新招生服务,让亿万家庭零距离了解招生政策,获得亿计浏览量。又如,发挥思想文化特色,我们重视网络评论创新:突出立意高度与思想深度,光明网评论员文章已形成优质品牌,我们还专门建设文化评论栏目“祈年文潭”,评论最新的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这背后,专业的团队建设、内容策划的逻辑是关键。

  记者:当前融合发展是媒体转型的思路,是否能与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产生联系?您能帮我们搭建一个框架吗?

  陆先高:媒体人常常提到,融合创新。从融合创新的角度考虑北京文化中心建设也许有新的发现。以文化产业为例,融合创新成为趋势:比如,近年来故宫等文创IP消费成为潮流,体现了版权赋能与产业开发的深度融合。文创IP衍生品全产业链开发,激发了原创者和开发者的积极性,更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近大众。下一步我们可通过推进文创IP版权保护、制定网上版权交易细则将让北京文创IP消费进入快车道。又如,个性旅游成为一个趋势,体现了个性需求与算法经济的融合,日本东京推出童话故事之旅,带动文化旅游消费大幅增加。下一步我们可利用一些互联网平台积累的大数据,精准设计文化主题旅游,通过算法对接个性需求,让文化旅游服务更加细准化。事实上,随着新技术、新场景的涌现,文化领域的融合创新已无处不在,人工智能与时尚产业的融合、手游创意与产业开发的融合已在展开,把握融合创新的新机遇、推进创意之都建设,我们将看到一个更有魅力的新北京。

  记者:首先看到您之前的介绍中提到您是上世纪80年代就大学毕业分配到了北京,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您觉得这座城市对您有着怎样的滋养?

  陆先高:“此心安处是吾乡”。北京这样一座城市,不但具备足以让人安身立命的物理空间,更拥有令人甘愿安顿心灵的精神空间。我在北京生活36年,深受这座城市的滋养和影响,于我而言,北京不只是一个外在于我的事实性存在,更是一个内化于心的情感性存在,早已融入生活乃至生命的每个部分。用老舍先生的话说,“每一个小的事件里有一个我,我的每一思念里有个北平”。

  北京的城市品格里包含着太多因素。新与旧、古与今、中与西、雅与俗,各安其位又相互交织,非常具有张力、活力、包容力,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能量。最打动我的,是她宏阔大气、亲和包容的胸怀与格局,以及自我更新、持续迭代的胆识与活力。

  宏阔大气,可能是每个人踏进北京城时心理上产生的第一个印象投射。3000余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这座城市见证了太多的历史风云和世事变迁,也融汇了天南地北的文明精华和精神气韵。写进它记忆册页上的每一笔,都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一个民族的命运际遇;与国都、皇家相关的一切,为它留下了阔大恢弘的空间规划、建筑布局,也给它的人民烙印了一种特有的雍容大度、气定神闲。站在北京举目可见的历史遗存面前,面对着宽阔高远的城市空间和气势逼人的历史景观,自然会产生一种“识得乾坤大”的眼界与胸怀;而体会着京城老百姓们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亲和幽默、豁达包容,外来客也很容易找到一种被认同、被接纳、被尊重的心灵吸引,得到人生格局和襟怀境界的扩容与提升。从青年时代至今,我始终重视为人处世的格局与境界,与北京的浸染滋养不无关系。

  如果说,包容大气是展现北京城定力和静气的一面,那么,创新进取就是体现北京城魄力和活力的一面。首都是一个国家整体形象、综合实力、文化气质、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世界观察一个国家最直观最典型的样本,因此,不论哪个时代、何种境遇,北京都具有一种挺进前沿、敢于先行的气概和韧性。尤其是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整个中国的发展水平不断抬升,北京对于“领跑全国”内心的自我期许和肩负的国家期待同样强烈。虽然作为超大型城市,北京面临着很大的转型困境和治理难题,但追求卓越的胆识和担当从来没有弱化过。这也是非常触动我、塑造我、激励我的一点。

  记者:您对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展有何建议?

  陆先高:我的建议,有原则性和整体性的思考,也有几个比较具体的点上的想法。

  比较原则性的建议是: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眼里不能只有北京这座城市本身,必须把北京放进几个不同的语境里去考虑——世界的北京;中国的北京;京津冀的北京;北京的北京。这几个角度,分别指向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国际性战略、国家级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本土化战略。在这样高低宽窄不同的视角上去全面看待北京,才能科学分析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坐标系和出发点,勾勒出从原点通向每一个目标的具体路线,找出每一条路线上的重点、亮点和堵点,进而科学谋划、精准施策。

  在此基础上,北京文化建设应该具有四重担当:把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密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历史担当;让百姓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首都担当;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激活全国文化消费潜力的时代担当;注重外向型发展、开放性建设,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话语权的世界担当。

  以上不逐一展开,只说几个感受最深的具体建议:

  首先,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应该重视打造代表中国思想高度的理论学术高地。思想理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一个国家文化灵魂和精神本质的东西。思想理论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如果思想理论出了问题,整个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根基、偏离方向。中国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走向强起来的历程中,思想的创新、学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已经成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一块短板。怎么激活理论进步、引领学术创新,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北京高校林立、学者云集,在这方面责无旁贷。这是我对全国文化中心的第一个认识——出学术精品,出创新理论,立前沿思想,发时代先声。

  其次,全国文化中心,在提升文化发展水准的同时,要真切考虑文化如何和民生相融共生的问题,成为民生幸福感的“生长园地”。北京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精神上的北京,更是北京居民身边的、实实在在的、衣食住行的北京。北京文化之都的建设,应该更重大局,也更重细节。要避免粗线条、大水漫灌、重面子不重里子的所谓“文化建设”,逼着自己下足绣花功夫、学习精细气质,把文化建设中贴近老百姓生活感受的部分做好做细做实,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核心的高品质的首都”,为百姓打造时代洪流中的精神家园、心灵居所,避免因为脱离百姓而造成的精神迷失和文化悬置。

  最后,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势必面临“走出去”问题,而北京所“带出去”的不应只是北京一城一地的文化资源,当是具有中国味道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髓。在世界眼中,来自北京的就是来自中国的。因此,应该先在北京形成全国文化精粹的聚合效应,进而整体外推。北京能够有也应该有这样的国家文化担当。

  记者:蔡奇书记指出:“首都文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魂,主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四个方面”。您可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陆先高:古都文化,界定了北京城市属性的时空经纬。北京所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遗存,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建设历史之都,重在挖掘、维护和传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不破坏、不走样、不丢失、不断流的问题。这在今天的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是一个很大的现实难题。但中央和北京对此都已经有了清楚认识,北京今天的城市功能疏解、副中心建设等,也为保护老北京历史风貌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与条件。总书记的指示应该时刻在耳: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

  红色文化,界定了北京城市属性的精神底色。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爱国情怀、英雄气节,中国文化中特色鲜明的革命文化、奋斗精神,都在“红色北京”所浓缩的共和国建国史中得到了最鲜明的彰显。建设红色之都,就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实践的路径与有效性上深入探索,在新时代爱国精神的培植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上深入探索,在如何处理好文明交流互鉴与核心价值坚守坚定之间的关系上深入探索。

  京味文化,界定了北京城市属性的人文特色。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蕴含在草木砖瓦里、弥漫在市井生活中、张扬在地标景观上。然而,随着时代前行和生活演进,一个城市的味道也再随之改变。建设京味之都,也面临着“变与不变”的两重考验。怎么让代表着京味的胡同、四合院、老字号、历史文化街区等等既“古早”又鲜活?情怀之外,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实干。

  创新文化,界定了北京城市属性的时代气质。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文化创新、科技创新,还是治理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北京都面临着国际国内许多城市的竞争与考验。要对标国际先进、借鉴国内经验,做到“最传统”也“最创新”,就要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科学分析自身创新的优势所在,锁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尽快形成鲜明而突出的创新优势。

[ 责编:白伟伦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