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陆先高副总编辑:媒体需要“融合”而不是“迎合”
首页> 报网动态> 光明日报社领导活动 > 正文

陆先高副总编辑:媒体需要“融合”而不是“迎合”

来源:新媒2016-02-05 10:3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老大哥”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转型”、“裁减”、“离职”等成了2015年传统媒体人最贴身的感受。传统媒体该如何突破发展?如何顺应90后对媒体的新需求?如下为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在“来自90后的疑问”论坛环节的对话摘要。

  1月20日,“2016新媒体影响力盛典”在北京京城梨园旁文创园大戏楼隆重启幕。10位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发言嘉宾、多位互联网行业市值百亿级别的企业高管、微博微信的顶级大号,800余位新媒体大咖,5位殿堂级的新媒体学者齐聚会场。这是2015新媒体纵横捭阖的荣耀呈现,也是开启2016思想融合的华美盛宴。

  如下为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在“来自90后的疑问”论坛环节的对话摘要:

  论坛:来自90后的疑问。从左到右依次为:曾光明、陆先高、陈朝华、赵鹏、申江婴

  对话嘉宾:

  新华网副总编辑申江婴(主持人)

  网易总编辑曾光明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

  搜狐总编辑陈朝华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赵鹏

媒体需要“融合”而不是“迎合”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

  台湾大学生:身为90后的我们,对于台上的各位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您所在的媒体如何迎合我们90后?第二个问题,身为90后,在新的时代下,如何成为一个合格而且专业的媒体人?

  因为在光明网多年,新媒体的角色挥之不去,我愿意承担这个角色。游走在传统报业和新媒体之间,让我们对新媒体和媒体融合的价值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受。白天干新媒体,晚上值班办报纸,所以对这些影响力、品牌、传播等有很多感受。刚才的问题说迎合90后,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光明网是中央网站,我们的新媒体是我们媒体的延伸。 我不是很愿意“迎合”,我愿意用“融合”这个词,我们希望和年轻人融合到文化消费的群体中来,而不是和90后有一个撕裂。我更愿意在光明的品牌下,做出我们精英媒体内容,对90后的年轻人,从文化上,从整个媒体的发力上来提升。

  每个平台的产生都是对传统媒体的革命

  清华大学学生:各位老师好,我这有一个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生的问题。他的问题是这样的,在当前媒体转型的背景下,各个媒体之间竞争的焦点是什么?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个焦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我不是特别地赞成简单地归纳为什么为王。前不久的一次会议上,有人把我的讲话解释为内容为王,但是我也不反驳。我觉得对一个媒体来说,每一个发展阶段可能有它不同的矛盾。当传统媒体在做加法的时候,永远做不过新兴的媒体,比如说当时的几大门户网站。我觉得传统媒体在整个信息传播当中的角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为能够提供给受众的内容很少,所以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内容产生,来满足我的受众。后来我们自己也做了网站,当我们的网站成长起来的时候,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光明网现在在全球的互联网站排名第55位。

  但是真正属于网络媒体自己的原创内容有多少?在网站当中同质化非常严重,这意味着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之间有割裂。在信息、产品、渠道非常爆炸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提升我们的影响力? 我觉得媒体现在已经进入到该做减法的时候,清除无用的、垃圾的信息,从中找出有用,适合你受众需求的信息。

  这和最初传统媒体做加法产生信息流的逻辑概念是一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传统媒体也好,从传统媒体延伸出来的新媒体也好,目前面临的最要命的问题,不是我的产品,不是技术,也不是渠道,而是我们这支队伍已经从某种角度丧失了创造符合新媒体领域传播的内容的能力,这个让我们非常痛苦。当提供了所有的产品、渠道、市场,内容生产跟不上,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这说明了你对内容的理解、对价值的追求和新媒体的传播之间产生了偏差。

  今后我们中国市场化争夺的焦点,我觉得可能是平台,我们做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电视台,都有自己相对封闭的生产模式。之所以叫传播危机,是因为门户网站产生了,搜索平台产生了,在移动领域时代,微博微信产生了,当我们最终找到相对来说捷径的平台的时候,类似像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又产生了。每一次都是在平台上对传统媒体进行了一次革命。 传播整个要依赖品牌和营销,所以今后对传统媒体和由传统媒体延伸出来的新媒体来说,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台,然后应用、创造,最后达到对平台的一种掌控,这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要追求的方向。

[ 责编:廖慧 ]
阅读剩余全文(